中医古籍
  • 论辨证论治十法(2)

    赵法新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剂型合宜

    中药剂型,多种多样,古有汤、丸、散、膏、丹,今又发展有胶囊、颗粒、冲剂、片剂、注射剂等更多剂型。剂各有特长,病也多样,人各不同,力求合宜,优势互补,药力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所以,要求剂型与疾病、个人都要合宜。盖汤者,荡也,力大、效猛,犹扫荡之势,多用于初诊、急病、重症,具稳、准、狠的优势;丸者,缓也,崩解慢,吸收缓,效力续,方便快捷,故适用于慢病、缓症的恢复期;散者,散也,弥散快,起效速,最适宜胃肠病及小儿;膏者,剂也,内服为滋膏,滋补之剂也,外用为膏药,径捷效速,直达病所,外治是也;丹者,剂也,按成方配制,颗粒或粉末状,名贵内服之丸,称丹,如小金丹,疮疡外用之粉末亦称丹,如三仙丹、红升丹、白降丹;胶囊者,药被食用胶包裹,以防气味之外泄,亦具丸散特点,方便卫生、含量标准;冲剂、颗粒,皆开水冲调、内服之剂,亦具汤剂之犹点,起效快捷,携带方便;片剂者,精制质纯,量准方便,可与丸剂媲美;注射剂,为目前最精制之剂型,质纯量准,为急救独辟蹊径。总之,应因证、因药、因人而优选最适宜的剂型,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煎服用法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医学源流论》:“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又说:“大部发散之药及芳香之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荡;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总诀也。故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必无效。”足见汤剂煎煮方法之重要。汤剂是中医临证用药的主要剂型,具有力大功专、起死回生、扫荡祛邪、权变加减、量身定做、方证合宜、无可替代之优势。其质量把握是多方面的,其中,与饮片炮制、煎煮方法、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用水用具等关系至为密切。因而,历代医药学家都很重视,几千年来,一直沿着“多溶出少耗散”的主轴代有发展。

    至今韩国煎药机已引进10年,风靡一时,虽有诸多优点,但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医药理论。传统中药煎煮方法、用具多有不便,尤其不能保留其芳香挥发成分。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修订《煎药房管理规定》,提出“煎药机应符合中医药理论、在常温下进行、应煎两次。材质规定为陶瓷、不锈钢。”但二代煎药机虽改两煎,不够理想,余无大变,仍是在高压、高温下进行。为此,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于2007年拨专款立题“中药煎服方法研究”,通过文献理论整理研究,撰《古今中药煎服方法述评与机具设计思路》,设计了《实验研究方案》,以银翘散等四个经典方为代表,考查煎煮器具、时间、次数、火候及挥发油、药材粒度等对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其结果证实有显著影响。对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者,优选出:①用具:“密闭冷却回流煎药壶”;②煎煮次数:2~3次;③煎煮时间:头煎30分钟,二煎40分钟,三煎30分钟,称“三四三”煎药法;④浸泡时间:凉水浸泡30~60分钟至透;⑤药材粒度:颗粒(绿豆大);⑥火候:文火令小沸。

更多中药材
  •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
  • 中医的发展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中医在治疗疾病上面是属于标本皆治的。像西医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所以对于有些疾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起到彻底治疗的效果。但是在中医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吃中药的禁忌问题。因为我们注意到了吃中药的禁忌,就能......
  • 藁本,中药名,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Ligusticum sinense ),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主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
  •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杭白芷或祁白芷的根。杭白芷栽培中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南、四川等地,祁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河北、河南等地有栽培。秋种者在次年秋季叶枯萎时采收;春种者由当年寒露时采收,挖出根后,抖去泥土,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1.......
  • 人小的时候免疫力都低,那时我总是留着大鼻涕满街跑,疯玩了一天回家就不舒服,于是不得不吃一堆药,这里面,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止咳糖浆,因为它是甜的,吃起来也不费劲;止咳糖浆有多种,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满山红止咳糖浆,它的只要成分是满山红、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