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五行星形图与五方图各有所长——与杨林森先生商榷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1年1月17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杨林森《五行图非五方星形图》一文(以下简称“杨文”),提出近世众多医易典籍所载之“五行图”,皆如星形,“于理于实,明显谬误”。笔者认为,五行学说有理无实,历史上有不同的理解,各有所长,未必统一。“星形图”与“五方图”是可以并存的两种理解的图示。

    首先,杨文将“五行星形图”称为“五方星形图”是不妥的,因为此图中的五行没有“五方”的“空间”意义,它所图示的主要是五行的生克关系,是源于最早的五行的“五材”说,与阴阳学说还没有发生关系。在形而上的意义上只能算是普通系统论的雏形,是比阴阳辩证法低一层次的方法。但是它为能说明五脏的五种各不相同的功能性质,及其之间的生克乘侮等相互制约的整体性关系,起到了阴阳学说起不到的作用,是有其特殊意义的,所以在中医学中得以保留。

    而所谓五行的五方图以及更形象的“五色图”,最初源于“五方说”,是指空间上的东、西、南、北加上中央,后来又与“四时说”相配合,演变出春、夏、秋、冬与长夏五时,总之是后世学者以阴阳配五行的新学说的新图示。它的长处是更能表示阴阳与五行间的转化的关系和四象与四时的“亦时亦空亦性质”的关系,并且使中医学里的“天人合一”具体化为“时人合一”、“自然五方与人的合一”,对于中医学五脏中脾土“分养四旁”而为后天之本的意义,也表达的更为直观,所以也有其合理性。

    阴阳与五行学说是两种不同的古典自然哲学模型,我们应当全面挖掘其不同层次的科学内涵,而不要以偏赅全。

更多中药材
  •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