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产后便秘中医诊疗技术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大便时干燥疼痛者,称产后便秘。为产后常见症状,中医学称“产后大便不通”、“产后大便秘涩”。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产妇素体阴血不足,加之分娩失血,营血骤虚,津液亏损,肠道失于濡润,以致肠燥便难;或素体气虚,产时产后失血耗气,大肠无力推动糟粕,便结肠中,壅滞不下。

    辨证论治

    1.血虚津亏

    [证候]产后大便干燥,或数日不解,或解时艰涩难下,但腹部无胀痛,饮食正常;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头晕心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润燥,润肠通便。

    [方药]四物汤加减。

    主要药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肉苁蓉、柏子仁、生首乌、麻仁。

    若口干咽燥,舌红少苔,阴液耗伤明显者,加玄参、生地黄、麦冬;气短自汗,神疲乏力,脉虚细而气血不足者,加党参、黄芪、沙参;头晕心悸者,加茯神、酸枣仁、柏子仁。

    2.气虚失运

    [证候]产后大便数日不解,或时有便意,临厕努责乏力,大便不坚,气短出汗,便后疲乏更甚;舌淡,苔薄白,脉虚缓。

    [治法]补脾益肺,润肠通便。

    [方药]润燥汤。

    主要药物:人参、甘草、归身、生地黄、枳壳、火麻仁、桃仁泥、槟榔汁。

    若腹胀者,加木香、枳壳、佛手;气虚下陷者,加升麻、党参;气短自汗者,加党参、五味子、浮小麦。

    中成药

    麻子仁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血热津伤者。

    补中益气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气虚者。

    经验方

    1.通便汤

    [药物组成]当归20克,火麻仁、郁李仁各15克,肉苁蓉30克,蜂蜜(冲)30克。

    [适应证]产后血虚性大便难。

    [用法用量]水煎分服,连服6剂。

    2.产后通便汤

    [药物组成]当归15克,生首乌、肉苁蓉、锁阳各12克,全瓜蒌30克,郁李仁10克。

    [适应证]阳弱津伤之产后便秘。

    [用法用量]水煎分服,每日一剂,连服5~10剂。

    3.产后便秘汤

    [药物组成]前胡15克,决明子(打)30克,当归12克,制桃仁9克,炙甘草6克。

    [适应证]产后血虚便秘。

    [用法用量]水煎分服,日服一剂。

    适宜技术

    1.灌肠疗法

    大黄10克,芒硝10克,枳实10克,煎汤灌肠。治产后大便难。

    2.针灸疗法

    (1)体针

    取膈俞、三阴交、足三里、天枢、水道穴,针刺行补法,并施灸法。治血虚津亏产后大便难。

    取太溪、中注、三阴交、支沟;上巨虚穴,针刺行补法,不宜灸。治阴虚肠燥产后大便难。

    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大肠俞穴,针刺行补法,并施灸法。治气虚失运产后大便难。

    (2)耳针

    取大肠、脾、胃、直肠下段、交感、皮质下穴,每次选2~3穴,毫针中强度刺激,留 针15~20分钟,或耳穴压豆与埋针。治产后大便难。

    3.推拿疗法

    (1)用双手各一指,以适当的压力揿按迎香穴5~10分钟,或按摩该穴处,将手指向四周移动扩大面积,可使肠蠕动增加,治产后大便难。

    (2)每日排便前10分钟,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压两侧天枢穴,指压处可有酸胀或疼痛感,按压由轻到重。3~5分钟后病人即可感到肠蠕动亢进,产生便意,并能顺利排便,如果不产生便意,与支沟穴一起继续按压,一般3~5分钟后都能排便。

    4.饮食疗法

    (1)蜂蜜饮:清晨空腹时服蜂蜜一大匙,后饮温开水一大杯。用于便秘轻症者。(2)通便糊:黑芝麻、胡桃仁、松子仁等份,研碎,加白糖或蜂蜜适量服用。治产后轻度便秘者。

    (3)芝麻糊:黑芝麻炒熟,研细,每日早晚各20克用开水冲服或用蜂蜜调服,既有营养,又有缓和的润肠通便作用。

    (4)首乌粥:何首乌30克,粳米30~60克,将何首乌洗净切片,与粳米共煮为粥。治产后血虚便秘。

    (5)生地黄莱菔汁:鲜生地黄汁100克,鲜莱菔汁100克,冰糖适量,和匀随时饮用。治内热气滞之产后大便难。

    (6)麻仁苏子粥:紫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将紫苏子和火麻仁打碎煎汤,取汁加入淘洗后的粳米中煮粥,分两次服食。治产后大便难。D3

更多中药材
  •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