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慢性咳喘宜敛补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慢性咳喘多见于慢性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其发病特点主要系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逆咳喘、痰湿壅盛为标,笔者认为治疗此病宜敛补,不宜宣泄。

    慢性气管炎、哮喘主要表现是咳、喘、痰。咳喘日久必耗伤肺气,肺气不收敛又导致咳、喘日久不愈,重则每年冬季咳喘更剧,更甚者冬卧不能出门,而变为肺气肿、肺心病。肺气耗伤的同时痰湿聚集,一者痰阻气道致漉漉有声而咳喘不愈,二者痰湿伤脾,脾不运化水湿更致痰液的聚生。咳、喘、痰日久,穷必及肾,致肾气耗伤,形成肾气虚而不纳气,导致咳、喘、痰日久不愈。

    咳、喘、痰日久不愈致使体内正气日益虚损,其中尤其是肺气的虚弱不得固其肌表抗邪,而易感外邪致感冒频发,感冒后首先伤的又是肺气,进一步伤及脾、肾,导致咳喘加重,又进一步伤及三脏之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慢性气管炎、哮喘常年发病难愈,冬季遇寒加重又促变肺气肿、肺心病的主要原因。

    对于慢性咳喘的治疗,主要应调整好肺、脾、肾三脏的虚损,治肺在不兼表证的情况下,不可透表宣肺,用之反而更会耗伤肺气,致咳喘加剧,如麻黄、杏仁、桔梗、前胡之类皆不可取,应选用补肺气的党参、黄芪、山药等;敛肺气的五倍子、五味子、乌梅等。治脾以健脾化湿为主,注意不可伤及脾气,更不可伤及胃阴,可选用白术、莲子、芡实、山药等。治肾以补肾纳气为主,因肾为先天,为诸脏腑正气之根,所以应用菟丝子、山萸肉、山药、补骨脂等。总之,该病的治疗宜补不宜泻,宜收不宜散,宜温不宜寒。具体地说,治肺宜收敛不宜宣散,宣散则更耗伤肺气;治脾宜温补不宜清降,清降则更伤脾气;治肾宜温固不宜滋补,滋补则滞腻而致痰阻气。

    笔者用治慢性咳喘的基本方:山药20克,菟丝子20克,白术15克,五味子10克,乌梅10克,莲子20克,补骨脂12克。诸药共同起到敛肺健脾纳肾,止咳平喘化痰之功效。兼有表证者,去乌梅、五味子,再根据表寒、表热等邪的不同,适当加相适应的解表药。痰多者,在分清寒、热、湿、燥痰的情况下,寒痰可加干姜、白豆蔻等;热痰可加入黄芩、瓜蒌、浙贝等;湿痰可加入云苓、苍术、半夏、薏苡仁等;燥痰可加入苏子、苦杏仁、川贝等。痰湿过盛,舌苔白腻,不欲食,胃脘胀满者可加入云苓、半夏、砂仁、陈皮等。慢性气管炎、哮喘每冬季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夏季中伏天连服一个月,再在立冬前服用一个月,这样能起到防止冬季发作,或发作症状较前减轻的作用。

更多中药材
  • 我们在使用药物之前,最担心的应该就是药物的副作用问题了,因为本身疾病就已经非常的折磨了,如果再出现了副作用的话,更是比较的难忍受,一般来说中药材的副作用不是特别的大,相对于西药来说要好很多,龙胆草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那么到底龙胆草副作用大不......
  • 现在电子产品的种类是很多的,正是因为存在的这些电子产品,所以导致了我们的视力越来越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我们的眼睛出现了问题伤害性是非常大的,不过现在调理眼睛问题的药物是有很多的,比如谷精草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到底谷精草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 在怀孕之后,如果稍不注意的话,尤其是在用药这一块没有注意的话,就容易导致胎儿发育不健全的情况出现,这时候为了宝宝的将来着想,我们都会放弃生下来,所以也是有流产的药物存在的,天花粉这种中药材就有流产的效果,除此以外,它还有别的作用,那么天花粉......
  • 如果说到女性疾病,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会想到月经不调,的确月经不调是大部分的女性都会出现的疾病,出现了这种疾病之后,女性的月经就会紊乱,有的时候是一个月来好几次,有的则是延迟好一段时间,这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有影响的,需要进行治疗,蚤休就有治疗......
  • 吐血这种情况我们可能在生活中没有见过,但是电视上的狗血情节里面,却经常会出现主角绝症吐血的镜头,其实除了有的绝症会吐血以外,还有很多情况会导致吐血的出现,吐血也是可以治疗的,比如牡丹皮就有治疗吐血的效果,那么到底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简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