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病与不病邪与正 疫气流行天和人

    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近日读《中国中医药报》5月30日曹东义“邪从正来,攻为复正”一文和6月3日王强“邪非‘皆从正来’——与曹东义先生商榷”一文,受益良多,同时也深感这些争论牵涉到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正确认识问题,很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病与不病,取决于邪与正

    中医讲天人合一,人生长在自然万物之中,与社会环境有很多相通或相同之处,人乃一小天地。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曹东义提出,“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而来,比如‘六淫之邪’是从‘六气’转化而来”。笔者认为这个观点符合传统中医理论。正与邪是一个相对概念,邪与正可以相互转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就是说人体的生理功能,由于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就可以由生理之正气转化为病理之邪气。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人体的气血阴阳此消彼长,社会也是一样,社会风气不正,则邪恶势力嚣张。所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人体自身脏腑功能低下,正气不足,一是内生五邪,二是正气虚导致外邪入侵,三是外伤过于强大,人体正气相对虚弱,邪气胜过人体正气,即所谓六淫致病;病的人很多,就成了流行的“疫气”为病。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避其毒气,同时还要使自己抗击外邪的能力增强。这个力量就是正气。正气的“正”与古人关于方位的认识有关系,有了“正位”也就建立了“标准”,违背这个标准,就是不正,或者属于“歪斜(邪)”。《论语》所言“名不正”,说的话不合身份,就不是正人君子采取的态度,所谓“非礼勿言”,言必失礼。失礼之言,与伤人的邪气相似。

    人体是一自组系统,是一个小社会,病与不病及预后转归取决于正气强弱及自身修复能力。比如对疾病的治疗,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为什么在临床上无论医术多么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有的能愈,有的不能愈甚至无效呢?就是说诊治疾病除了取决于医生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外,更取决于病人自身免疫功能状态,修复能力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所以,中医对正邪关系的认识,不能脱离天人合一思想,不能机械教条,把它绝对化。

    疫气流行,并非人人都病

    吴有性根据当时疫病流行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诊治实践所作的《温疫论》,提出天地间另有一种厉气,亦名戾气(疫气),继承了《内经》、《伤寒论》的有关学术特点,又有所创新,但是过分强调外邪,而较少注意这种邪气流行的社会背景和气候条件以及人的因素。疫气的流行,大多由于社会、气候失序,环境恶劣——亦即“不正”所致。假如气候(运气)无太过不及,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环境卫生,民众体质强健,不吃野生动物(果子狸、旱獭等),疫气也不易产生和流行。在古代这种“疫气”流行一般都在大灾或社会动荡,比如战争之后,尸骨遍于野,人们食不果腹,身体正气虚弱状况下才发生。像现在社会高度发达,这种流行机会很少,虽有疫毒邪气,也难猖獗流行。比如即使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后,由于防疫措施积极跟进,也没有因此出现疫病流行。而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才导致疫病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又如2003年SARS肆虐,党和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广大医疗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了抗击非典战斗之中。有力控制了非典流行,人民群众健康得到保障,2004年仅有少量病例出现,已是强弩之末,传染力已大为减弱,我想应该与人体免疫力增强有关。

    另外,即使是很强的流行病,也不是人人都病;即使是得病之后,其病情变化,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辨证论治,补虚泻实,清热散寒,回阳育阴各不相同,绝对不是疫气或异气一个因素可以决定一切的。

    曹东义教授所说邪气由正气变化而来,内生的“邪气不是被完全驱赶出去,与人完全隔绝起来,而是被转化成正气而加以利用”的观点,是值得大家参考的。“水湿、痰饮除了攻逐出体外的权宜之计,还可以转化它们,‘与邪气讲和’使它们再次变成人体需要的可代谢的津液流动起来;瘀血通过‘活血化瘀’而再进入循环,成为再利用的‘环保物质’;气滞经过‘理气行滞’而活化出功能”,这的确是中医临床工作之中经常做的事情,只是过去没有被揭示出来。“这种由邪转化为正的过程”,也的确是“中医学博大精深大智慧的体现”。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为曹东义的著作《回归中医》所做的序言里,非常赞赏他“勿忘与邪气讲和”之正气与邪气共生共存的提法,认为“颇有新意”。笔者认为,曹东义邪正相互转化,“勿忘与邪气讲和”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医是中和医学的精神实质,能够使人警醒,并引领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应该引起中医业界同仁高度重视,进一步探讨,并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

更多中药材
  • 这些是高血压患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高血压的血压都忽高忽低,控制不稳定的时候我不建议进行锻炼,或者是血压高于160/100mmhg汞柱的时候,建议你尽可能的保持静息状态,避免运动,等血压控制在平稳以后,低于150/90mmhg汞柱的时候可以渐......
  • 膝盖是一个特别怕凉的一个结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膝盖不好,就会觉得这一着点儿凉马上就不行了。怎么办呢?教你一个妙招,就是热敷,热敷的时候可以简单就用海盐,这种盐袋子里面装的这种粗盐粒子,然后加热一下之后敷腿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要烫伤,......
  •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治疗绝大部分类型的颈椎病。那么也可以配合中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效果会更好,同时注意姿势。比如说我们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还有一类很常见这个交感神经刺激。这一类的颈椎病,它这个症状从头到脚都会有,这一类效果是......
  • 拉肚子是可以减肥的,但是它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它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身体里的水分,对身体的危害较大。长期腹泻是吃进去的食物营养和水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吸收就排出体外,容易导致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导致腹泻的原因很多,如果腹泻......
  • 一、含糖多的食物。中医讲,甘入脾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对于有湿气的人来说,不适合多吃。二、生冷的食物。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三、油腻的食物。煎炸烧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