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卫当“出于上焦”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灵枢·营卫生会篇》记载:“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对于“卫出于下焦”的认识,历代医家注释各异。笔者认为此说不妥,当为“卫出于上焦”。

    从古代医家注释看,《灵枢集注》云:“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上焦。”此外,《中藏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二、《千金要方》卷二十第四、《外台秘要·三焦病脉论》等均作“卫出上焦”,且《中藏经》的成书年代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相距较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华佗等医家看到了《灵枢》原文。

    从卫气的生成角度看,卫气根源于肾中阳气,经中焦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的滋生,再经过肺脏的宣发而为达于肌表发挥生理作用。《灵枢·卫气第五十二篇》指出,胃是化生水谷产生精微之气的处所,在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之中,“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都指出卫气是中焦脾胃所滋生。再与肺脏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相合后,方能称之为卫气。

    从卫气在体内的运行过程看,“卫出于上焦”是指卫气由脾胃滋生后,经上焦肺脏的宣发作用后敷布于全身。诚如《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以传于肺”后方能出现“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这就表明“卫出于上焦”。

    从卫气的生理功能看,“卫出于上焦”是指卫气为水谷之悍气所化,其性剽悍滑利,具有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的功能。《灵枢·痈疽篇》曰:“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灵枢·平人绝谷篇》言:“上焦泄气,出其精微剽悍滑疾。”《素问·调经论》说:“阳气受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间。”上述的“温分肉”、“通腠理”、“剽悍滑利”等特点,皆是卫气特征之所在,这就表明“卫出于上焦”。

    从临床实践中看,“卫出于上焦”是指卫气出于上焦顾护肌表,以防受邪致病。如果卫气虚者,则腠理空虚,营阴不守,开合失司,极易外感,而见恶寒发热,形寒肢冷,气短乏力等症,治疗当“健脾以益卫气之源,补肺以助卫气达表”,脾肺充实,卫阳振奋,邪气自除,诸症得消。如果肺气郁闭,则卫气不能畅达,郁而化热,则见发热等症,诚如《素问·调经论》所云“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治疗当“宣肺通气,疏利营卫”,使肺脏宣发肃降功能恢复正常,则卫气自通,邪气得除。由于上焦肺与卫气在临床上易同时受邪侵袭,治疗疾病时亦同时施治,生理病理关系密切,故往往“肺卫”并称,这也表明“卫出于上焦”。

更多中药材
  • 菌类的东西不仅有蘑菇一类的,还有金耳和银耳也属也菌类的一种,银耳可以说是我们很熟悉的了,不过金耳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银耳是白色的,那么金耳呢,是金色的吗,金耳是黄色的,其实银耳有的也是淡黄色的,那么金耳与银耳的区别是什么呢,它们都分别有哪些......
  • 作为孕妇有很多忌口的情况,所以,孕妇所吃的东西就应该更加小心和注意,那么,有哪些能吃,有哪些不能吃呢,我们应该多加了解,韩国桔梗泡菜、风味独特,主要原料是桔梗、大蒜等,据有关材料,桔梗主要有如下药理作用:祛痰镇咳;降血糖;抗炎;抗溃疡;抗肿......
  • 中药桔梗是很好的药材,它温和而不刺激,是中药中的上等品,入药很好,而自己也可以尝试着储存,十分方便,你知道中药桔梗有什么功效吗,桔梗味苦、辛,性平。主要有宣通肺气,疏风解表,祛痰排脓,利咽,升提等作用,下面就向大家详解介绍桔梗作为中药的具体......
  • 桑树原产中国中部,现南北各地广泛栽培,叶、果和根皮可入药,桑树根皮味甘、性寒,具有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用,主治肺热喘咳、面浮肿、高血压、糖尿病、小便不利、跌打损伤。那么桑树根皮哺乳期能吃吗?我们来看下面的介绍。桑树根皮哺乳期能吃吗?可以......
  • 提到桑树根和桑白皮,很多人不太熟悉,有谁知道桑树根和桑白皮的区别吗?我们来看下面的介绍。桑树根和桑白皮区别桑树根皮的药名叫桑白皮,为桑树的根皮,也称桑根白皮、桑皮、桑根皮。《药性本纲》言:主治肺气喘满、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桑白皮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