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再议“几几”之音义

    姚文轩 贾延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报》6月1日及10日分别刊登了刘世恩的《不懂南阳方言,误读仲景千年》及商洪涛的《《伤寒论》“几几”之音义再考》二文,对笔者《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所执观点进行了批驳。不可否认,张仲景作为南阳人在其著作中使用南阳方言是不可避免的,对我们正确理解仲景学术思想会带来一些障碍,但是不可把方言问题扩大化。笔者当地(河南省三门峡市)口语上也常用“不沾”、“痛不几几”等词汇。但是,仍有问题需要同二位商榷。

    关于几几

    《伤寒论》、《金匮要略》各个版本上的“几几”(因残字无法输入,故以代之),均无钩挑,并不是我们现在表示多少的“几”字,而刘世恩改为“几几”,因此认为念“ji ji”是毫无根据;另外,商洪涛文中说“沉”字原写作“沈”,即使原写作“沈沈”,而“沈”的篆字右下角也是“几几”(无勾挑)。再有,即使是“几几”,正如刘氏所提到的痛不几几、痒不几几等,凡是用到“几几”的地方,其前都有“不”字,而仲景的“项背强几几”并没出现“不”字。

    商洪涛在文中提到“《伤寒论》是张仲景依据《汤液经法》撰写的,与《内经》并无很深的渊源,《伤寒论》序中的出现的博采众方,勤求古训以下有关《素问》等书的一段,也被学界很多学者认为是有人作伪”。这种割裂《伤寒杂病论》和《内经》关系的论断,多是日本医家所持的观点,导致日本人用经方时,以方求病,不知变通,出现了著名的小柴胡汤事件。

    关于浆水

    张仲景用到浆水共有七处。《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脉证病治第十四》治疗大病差后劳复的枳实栀子豉汤:“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在《金匮要略》中《百合狐惑阴阳毒脉病治第三》与《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治疗狐惑脓成及近血的当归赤小豆散:“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疟病脉证治并治第四》治疗牡疟的蜀漆散:“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中风历节病脉证治并治第五》治疗脚气冲心的矾石汤:“上一味,以浆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脚良。”《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治疗干呕吐逆吐涎沫的半夏干姜散:“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妇人妊娠病脉证治并治第二十》妊娠养胎的白术散:“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着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

    浆水究竟为何物?古代医家的说法多是根据味酸这一特点猜测,在此不再罗列。刘世恩认为仲景所指的清浆水实指老百姓用以浆线的水,笔者不敢苟同。药食同源,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应该考虑当地的饮食习惯对其煎药用水的影响。河南有一传统小吃,名曰浆面条,从可食的角度看,做浆面条用的浆水最有可能就是张仲景用的浆水。

    做浆面条用的浆水,是河南人做绿豆凉粉的副产品,现把浆水的做法简单介绍如下:将干绿豆磨成粉,加凉水与老浆发酵,后自然沉淀,按照浓度不同,分作三层,上层清晰的即老浆,下层稠厚的用来做凉粉,中层浓度居中,即做浆面条用的浆水。按照陈亦人教授“易取之物”的要求,在河南多地的菜市场及乡间多有叫卖,因此用此物煎药正合适。

    既然浆水以绿豆为原料,就应从绿豆着手分析其在仲景方中的作用,以《本草纲目》为根据,绿豆,甘、寒、无毒,故浆水甘酸、寒、无毒,“治寒热热中”,故能助栀子清泄胸中余热;能清肝明目,故生浆水送服当归赤小豆散能疗“目赤如鸠眼”、“目四眦黑”;“止泄痢卒澼”,故亦能治“近血”,“厚肠胃”,故能防蜀膝、云母对胃肠的刺激;“消肿下气”,故能疗脚气冲心;“除吐逆”,故熟浆水能佐半夏、干姜降逆止呕;“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精神”,故能佐白术散养胎。

更多中药材
  •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
  • 白术配半夏,能增强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配黄芪,能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白术配当归,能够健脾益气,养血安胎。白术配白芍,能够健脾燥湿,柔肝止泻。大家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