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经方治疗带状疱疹

    马家驹 陈建国 陶有强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患者,女,58岁,2011年6月11日就诊。诉带状疱疹2月余,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难忍,已有轻生之念。2月来多方治疗无效,观其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升降散等。刻下症见:下肢疱疹疼痛难忍,现以左足为重,遗留色素沉着。口干、口黏、口苦,不欲食,大便2~3日一行,下肢痛连及肛门,欲大便而无便排出,胃脘闷。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略数。

    冯世纶认为口干、口苦、便难,为少阳阳明合病。病久且疼痛难忍,属于病久夹瘀入络,属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桂枝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大黄6克,大枣4枚,生姜3片。3剂,水煎服。

    二诊时患者喜笑颜开,与之前判若两人。诉疼痛大减,继续辨六经方证治疗。笔者不禁感慨为医者当如此,方不愧医者仁心之谓。

    按: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沿神经纤维播散至相应皮肤而发病,皮损由簇集性的疱疹组成,因多见于肋、腰部,故又称“缠腰火龙”、“蛇串疮”等,以疼痛为突出表现。历代对带状疱疹论述颇多,但直至目前仍缺乏较好治法,治则多取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等法。同时初起多采用梅花针叩刺放血、拔罐、针灸等配合治疗。

    本案治疗没有拘泥于清热、活血、止痛等,也未拘泥于所谓治疗带状疱疹的特效药等,而是根据六经方证,选用经方治疗。因辨证准确,故3剂症大减。所用之大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入大黄、枳实、芍药,攻逐入里之邪,同时有治腹满痛的作用,如《伤寒论》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因邪已入阳明,故去小柴胡汤甘温补益的人参、甘草。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证的少阳病,加入大黄、枳实、芍药后,治疗少阳阳明合病证。冯世纶教授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中强调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是: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实者。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为桂枝汤去姜、枣、草,加入活血祛瘀的桃仁、丹皮,因血不利则为水,故加茯苓利水健脾,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以桂枝茯苓丸温通、养血、祛瘀、利水。因其以桂枝汤为底方,故可知其适应证是太阳病合并瘀血证。桂枝茯苓丸多用于妇科癥瘕积聚病证,但临床运用桂枝茯苓丸,仍以方证为准,不拘泥于妇科疾患。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二方合用,用于少阳阳明合病夹瘀,若辨证准确,则疗效突出。仲景虽然没有对带状疱疹进行论述,但已明确告知我们临床治疗的原则: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又告诫曰: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带状疱疹为机体外露之症状,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有诸内者,必形于外。局部服从整体,故治疗该病,亦须遵从先辨六经再辨方证之原则。带状疱疹可表现为太阳,也可表现为少阳,更多的则是合病。在经方家眼中,要透过病症而看到方证,只有见到少阳阳明合病夹瘀的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方证,与之方能应手而效;见到它经它证,即与之相应方证,方是经方治疗带状疱疹奥秘所在。

更多中药材
  • 上周接诊的一位二次复诊的患者,进诊室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感谢我,说现在他这种咳嗽的症状大为渐强,因为他咳嗽已经三年多的一个时间了,怎么治效果都不是特别的满意,而且这三年多的时间使他精神备受折磨,因为反复的咳嗽又是今天怀疑嗓子里边长东西了,又是怀......
  • 上热下寒,在临床工作当中,总有各类疾病的患者来找到我,跟我的表述我是一种寒热错杂的体质,吃中药的时候您一定要多加留心,因为我吃点热药就特别的容易上火,平时,也是感觉口干口苦,心烦气躁的,嗓子也干,有的时候嗓子痒,咳嗽,吃点热性的东西就上火,......
  • 为什么天气热,肠胃病频发加重?我们发现这种暑热的天气里面胃肠系统疾病发生的比较多,近期就有很多这种胃胀,胃疼,反酸,烧心的患者来找到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每到这种伏天,这种胃部不舒服的症状就会发生,而且非常严重,还会导致食欲不振,恶......
  • 第一,我讲一定要未病先防,我们都知道HPV病毒感染,它是一种感染性疾病,那么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来讲,我们第一点要做的就是预防为主,虽然说HPV这种病毒的感染传播途径不单一也不绝对,但是性传播仍是主流,所以说我们应该做到洁身自好。另外来讲,我......
  • 平时在工作当中治疗很多这种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也就是HPV感染的患者,那么这一类患者,通常会做一项检查,也就是宫颈活检,那么宫颈活检的报告单当中,通常会出现c in1到3型这样一个诊断。那么今天我就通过这里跟大家详细的来聊一聊什么叫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