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寒青退热汤治疗小儿发热 王应麟儿科临证经验(4)

    王应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寒青退热汤组成:青黛3克,藿香10克,寒水石10克,白茅根10克,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主治四时外感时邪,症见发热憎寒,流涕,咽喉肿痛,干咳或不咳,烦躁,夜寐不宁,倦怠无力,纳食欠佳,时有呕吐,腹胀腹痛,大便不调,偶见皮疹或鼻衄,重者惊厥抽搐。热甚者加生地10克;痰热病欲抽者加钩藤10克,天竺黄10克。

    小儿高烧多由外感所致。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抗病力弱,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则外易为六淫之邪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尤以季节交替之时,邪毒盛而壮热不已。且邪毒入里迅速,故小儿发热表征证候不如成人外感寒热辨证清晰,亦即证候短暂而不显著,临床所见小儿高热可表现在卫气营血各阶段。高热必然耗津,故邪毒壅盛,阻遏气机,灼营耗津就成为小儿高烧病情重、发病急、发展快的主要病机。因小儿高热,邪实为本,脏腑娇嫩难以抗邪,邪毒不去,气血津液越易耗伤,易见热扰神明之惊悸,神昏或引动肝风而惊厥,甚者脏腑衰败之症亦会出现。故对小儿高热者,邪毒内侵和正气受损二者均应极度重视,否则会造成邪毒内陷而出现病势转危之候。

    治疗小儿高热应以祛除邪毒为主,兼顾正气阴液不使受伤为大法。临床用药,首先考虑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不宜过用解表发汗、宣散辛燥及苦寒降泻之药,以防过于耗营伤气。而应以清解邪热,育阴和中,兼用清肺肝之药,以达祛除退热之目的。(本文完)

更多中药材
  • 这个患者是一个王女士, 28岁,她的主诉便秘症状有十余年,这个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这患者发现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厕所的时候就没有力气排出,爱出汗,气短,大便其实不是很干硬,成条形的,有时候会有黏滞不爽,有胃胀,有腹胀的一些......
  • 这个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烂性胃炎,比如说我们的常见的是胆汁反流啊,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害,可以造成这个糜烂性胃炎,具体来说,在胃镜下为什么称为?糜烂为什么有时候称为浅表,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浅表吧,他这......
  •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
  •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一类患者,就是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咳嗽咳不出来,一般呢都当咽炎治了好多年。比方说临床见到一些患者是老师用嗓子讲话比较多,呃,讲得多的时候会感觉声音嘶哑,然后嗓子也比较累啊,气力也不足。到耳鼻喉科去看,那么这个咽部啊,有这个充......
  • 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我们胃的内壁上面的一层皮,那么这层皮呢,它有一定的厚度,这个皮呢,它不是完全平整的,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来仔细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用的人。那么刚才我说的胃黏膜,它是一层皮,并不是光滑的,虽然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