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逐寒荡惊汤

    《福幼编》:逐寒荡惊汤处方

    胡椒3克(打)炮姜3克 肉桂3克

    功能主治

    治小儿体弱久病,或痘疹后误服寒凉转为慢惊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三味,用灶心土90克煮水,澄极清,煎前药取200毫升,频频灌之,接服加味理中地黄汤。

    摘录《福幼编》清·《福幼编》:逐寒荡惊汤组成

    肉桂、炮姜、丁香、胡椒各一钱(各3克),灶心土三两(90克)。

    用法

    灶心土煎汤代水,再煎余药,分多次温服。

    功效

    祛寒定惊,温里和中。

    主治

    主治小儿体弱久病,或痘疹后误服寒凉转为慢惊者,症见四肢抽搐,面色青白,口鼻气冷,四肢厥逆,呕吐腹泻,苔薄白,脉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馒惊风、痫证等病症。

    1.慢惊风(经验):将胡椒、炮姜、肉桂、丁香各3克,共捣细渣,以灶心土90克煮汤澄清,煎药大半茶杯,频频灌之。或微见抽搐,尚能受药吃乳者,可不必服逐寒荡惊汤。待其吐乳止而神识清,抽搐定而进饮食,逐用香砂六君子汤或近效白术散善后。孔庆武老中医运用上法调治小儿慢惊风百余例,疗效甚佳。(《新疆中医药》2001年第1期)

    2.痫证:逐寒荡惊汤加味治疗痛证15例,以临床症状消失,智力、体力增强,脑电图、复发时间为疗效标准;结果: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第2期)

    方解

    小儿为稚阳之体,元气未充,感邪迁延,或误服克伐,致脾胃虚寒,元气无根而外越,阴寒内盛,风由是而动。方用炮姜、肉桂、丁香温脾肾,引火归元;花椒辛热破阴,冲开寒痰;用伏龙肝甘温建中,培土敦木,而风目消。逐寒荡惊汤在临床中常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惊风证,以抽搐、兼有吐泻肢冷为辨证要点。小儿急惊风属痰热买火者均不宜用。若脾胃虚弱较甚,加人参、白术;虚寒甚,加附子、肉桂;抽搐较甚,加止痉散。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睡时露睛等病症。

    方歌

    逐寒荡惊寒结胸,胡椒炮姜肉桂丁。

    摘录清·《福幼编》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叭哒扁杏仁4两(泡,去皮尖。药杏仁不用)。制法研如糊,加真正山东柿霜1两,上白蜜2两,同研烂成膏,饭锅上蒸透。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用2-3匙,放舌上润下。立愈。摘录《同寿录》卷二......
  • 处方故屋东壁土1升(碎),皂荚3挺(各长1尺2寸)。制法捣土为散。功能主治肛门滞出。用法用量挹粉肛头出处,取皂荚炙暖更递熨,取入则止。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 处方陈壁土。功能主治脱肛。痢时用力太努,肛门坠下。用法用量河水煎,候脱肛熏洗,以五倍子末掺之。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 处方壁宫1枚(去头脚尾,面裹煨熟),熊胆1钱(研入),麝香半钱(细研),黄连1钱(去须)。制法上为末,蟾酥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疳。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用法用量每眼5丸,研猪肝汁送下。摘录《圣惠》卷八十六......
  • 处方银朱、灵磁石各等分(为末),壁钉虫6-7枚(潮湿处取,状如海狮,紫黄色,瘦而光滑,雨后多着墙上,连壳捣烂)。制法上和匀,阴干为末。功能主治诸疔。用法用量每用荔枝肉少许,捣烂和药,贴患处,膏盖。立时止痛,疔即拔出。摘录《卫生鸿宝》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