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止带丸

    《万病回春》卷四:止带丸处方

    当归(酒洗)川芎 白术(去芦)人参(去芦)山药 杜仲(姜汁、酒炒去丝)香附(醋炒)青黛(减半)牡蛎(火煅)破故纸(酒炒)续断 椿根皮(酒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妇人赤白带下,腰酸,头晕眼花,小腹胀痛,四肢困倦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清米汤吞下。

    腹痛,加玄胡索、茴香,去人参;饱闷,加砂仁,去人参;夏月,加黄柏;冬月加煨干姜;肥人,加姜汁、半夏;瘦人,加酒炒黄柏。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明·《济阴纲目》:止带丸组成

    当归(酒洗)、川芎、白术、人参、山药、杜仲(姜汁、酒炒,去丝)、香附、破故纸(补骨脂)(酒炒)、牡蛎(火煅)、椿根皮(酒炒)、续断、青黛。

    用法

    上药各等分(青黛减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也可改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

    补气调血,益肾止带。

    主治

    主治气血不足,脾肾两虚,带下不止,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宫颈糜烂、继发不孕、慢性盆腔炎等病症。

    1.宫颈糜烂:清宫止带丸治疗宫颈糜烂150例。结果:显效84例,有效6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3%。(《湖南中医杂志》2006年第3期)

    2.继发不孕:以千金止带丸治疗继发不孕症,将78例继发不孕症患者按分型不同,辅以中药煎剂送服给药,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78例患者经1~2疗程治疗后,妊娠39例,显效26例,无效13例。(《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第2期)

    3.慢性盆腔炎:以固涩止带丸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例。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查附件区无包块、盆腔无积液;停药后半年不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正常;B超检查附件区包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盆腔积液减少2/3。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B超检查附件区包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盆腔积液减少1/2。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均无改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00%。(《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年第11期)

    方解

    本方临床应用以带下缠绵清稀、神疲面色无华、腰膝酸软为辨证要点。方用人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当归、川芎、香附养血调血,杜仲、破故纸、续断益肾强腰,为扶正固本部分;配以椿根皮、煅牡蛎收涩止带,为治标部分,标本兼顾,为其配伍特点。

    方歌

    止带丸中归芎术,续断杜仲与香附,故纸山药煅牡蛎,人参青黛椿根皮。

    摘录明·《济阴纲目》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好醋、艾。制法好醋炆艾。功能主治验胎。主过月或月数未足,难明是否有孕者。用法用量服半盏后,腹中翻,大痛,是有孕;不为痛,定无。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处方白艾叶 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 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沙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
  • 处方破故纸2钱,五味子1钱半,肉豆蔻(面炮)1钱,吴茱萸7分,炒陈艾2钱,厚附片2钱。功能主治温中暖脏。主妊娠虚寒,腰腹疼痛,精神不振,憎寒喜热,少腹冷,小便清长,食少,舌淡苔白,脉沉迟。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如胸脘不舒,去五味,加广皮。摘......
  • 处方香附5两(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盐酒浸),蕲艾(醋煮)2两,当归2两,川芎1两半,白芍1两半,熟地黄(酒蒸)1两半,黄芩1两半,阿胶(酒蒸)1两,臭椿根皮1两。制法上为末,捣地黄、阿胶和匀,加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
  • 《中国药典》:艾附暖宫丸处方艾叶(炭)120g 香附(醋制)240g 吴茱萸(制)80g 肉桂20g 当归120g 川芎80g 白芍(酒炒)80g 地黄40g 黄芪(蜜炙)80g 续断60g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