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别名

    柏皮汤(《鸡峰普济方》卷十)。

    处方

    栀子10克(劈)甘草3克(炙)黄柏6克

    功能主治

    治伤寒身黄发热。

    用法用量

    以水4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汉·《伤寒论》:栀子柏皮汤组成

    栀子十五个(15克)、炙甘草一两(9克)、黄柏二两(1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伤寒黄疸发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痤疮等病症。

    痤疮(个案):以加味栀子柏皮汤为主治疗痤疮,取得良好疗效。(《新中医》2009年第2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方中栀子清三焦湿热、泻肝胆之火,佐以黄柏清热除湿,两药俱能退黄。临床应用以发热、小便黄赤、周身面目俱黄、苔黄质红为辨证要点。如见大便秘结,加生大黄、枳实泻火通便;湿热重,加龙胆草、黄芩清热泻火燥湿等。

    现代研究

    通过对栀子柏皮汤运用色谱分析,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栀子苷(1),栀子酸(2),山栀苷甲酯(3),去乙酰车前草酸甲酯(4),芦丁(5),槲皮素(6),甘草苷(7),巴马汀(8),药根碱(9),小檗碱(10),甘草酸(11),甘草次酸(12),熊果酸(13),绿原酸(14)。

    方歌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忖。

    摘录汉·《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黄芩4克 砂仁 荆芥穗 当归身 白芍 连翘 生地黄 广陈皮各3克 川芎2.4克 甘草0.9克制法上药锉为粗末。功能主治主妊娠血分有热,目病凝脂翳障。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 处方黄牛鼻1具,党参2两,蜜炙黄耆2两,白术1两,归身1两5钱,白芍1两5钱,熟地4两,阿胶1两,怀山药3两,川断3两,杜仲4两,黄芩7钱,炙甘草5钱,春砂仁7钱,卷心荷叶1两,蚕茧壳1两。制法先将黄牛鼻、荷叶、蚕茧壳等3味炙灰存性,为末候......
  • 处方益母草(上截)3两,香附米2两(童便制),熟地黄3两,归身3两,白芍3两(酒炒),川芎2两(酒洗),苏梗2两(忌鲤鱼),陈皮3两,炙草2两,白茯苓2两,白术2两,条芩2两(酒炒),莲肉2两(去皮心)。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
  • 处方怀山药4两(微炒),杜仲3两(去粗皮,净,盐水炒断丝),川续断2两(酒炒)。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保胎。主堕胎小产。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凡胎欲堕者,1服即保住;惯小产者,宜常服之;或每月服数次,至惯半产之月即......
  • 别名保胎丸、保胎神佑丸处方白茯苓2两(要色白坚重者),真于术1两(米泔水浸1宿,去皮芦净,切片晒干,同黄土炒),条芩(酒拌炒,须拣实心细条)1两,香附子(童便浸2日,炒熟)1两,元胡索(陈米醋拌炒)1两,红花(隔纸烘燥)1两,益母草(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