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枳实导滞丸

    《中国药典》:枳实导滞丸处方

    枳实(炒)100g 大黄200g 黄连(姜汁炒)60g 黄芩60g 六神曲(炒)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60g 泽泻40g

    性状

    为浅褐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炮制

    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消积导滞,清利湿热。用于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内外伤辨》卷下:枳实导滞丸处方

    大黄30克 枳实(麸炒,去瓤)神曲(炒)各15克 茯苓(去皮)黄芩(去腐)黄连(拣净)白术各10克 泽泻6克

    制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湿热积滞内阻,胸脘痞闷,下痢或泄泻,腹痛,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沉实。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2钱(汤洗7遍去滑),干姜1钱(炮裂),白面3两,鸡子白1枚。制法上为末,与面及鸡子白相和,搜,切作棋子,熟煮,别用熟水淘过。功能主治脾胃气弱,痰哕呕吐,不下饮食。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处方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紫苏11叶,砂仁5粒。功能主治头昏呕吐。用法用量方中陈皮、半夏用量原缺。摘录《女科万金方》......
  • 《医寄伏阴论》卷上:半夏橘皮汤处方半夏2钱,橘皮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炙),干姜1钱。功能主治温胃散水,涤痰降气。主伏阴病,呕利止,厥回而哕,或咳逆者。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擘),开水3杯煎,去滓顿服,不已再服。或加生姜8分。各......
  • 处方半夏(洗去滑,焙)3分,陈橘皮(去白,焙)3分,甘草(炙)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参1两1分,大腹1枚(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2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
  • 处方硫黄1两,半夏1两,藿香叶1两,大附子半两,水银砂子1分(水银砂子即取方内硫黄少许垍碗内盛,慢火上结砂子用)。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下虚,阴阳错逆,霍乱吐逆,粥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