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玉露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散别名

    甘露饮(《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饮(《活幼新书》卷下)。

    处方

    寒水石 石膏各15克 甘草(生)3克

    制法

    上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和中止泻。治小儿伤热吐泻;中暑昏迷,烦渴不止,心躁体热,头疼。

    用法用量

    每服1~3克,食后用温汤调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药奁启秘》:玉露散处方

    芙蓉叶不拘多少(研末)

    功能主治

    治流火、丹毒、疮痈诸毒,紫赤腐烂,及一切热毒之症。

    用法用量

    用银花露同蜜调,或以菜油调敷。

    摘录《药奁启秘》清·《医方集解》:玉露散出处

    玉露散,出自清·《医方集解》。原称“芙蓉外敷法”,又名“清凉膏”“清露散”。

    组成

    芙蓉叶。

    用法

    上药研极细末。用麻油、菊花露、金银花露或凡士林调敷患处。

    功效

    清热,消肿。

    主治

    主治痈疽疖疮,丹毒,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等病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脓肿、手指部疔疮;又有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附睾炎、口腔颌面部外科感染、带状疱疹等病症。

    带状疱疹:以玉露散外涂配合内服治疗带状疱疹28例为治疗组,与阿昔洛韦静滴28例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程长短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67.9%。(《黑龙江医药》2014年第5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阳证疮疡。方用芙蓉叶一药,药简效宏。临床应用以疮疡肿痛、局部红肿为辨证要点。原书据《本草纲目》所载注录:或加赤小豆末,或苍耳烧存性为末加入亦妙。

    现代研究

    现代有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脓肿、手指部疔疮;又有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附睾炎、口腔颌面部外科感染等病症。

    方歌

    《医方集解》玉露散,芙蓉叶末调麻油,外涂患处痈疽消,丹毒疖疮亦可敷。

    摘录清·《医方集解》
更多中药材
  • 《小儿病源》卷三:不惊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淡豆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惊气而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视。用法用量每服1字,病甚者服半钱,急惊者,薄荷自然汁调下;慢惊者,荆芥汤入酒3-5点调下。1日3次,不拘时候。摘录......
  •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微黄)1两,淡豆豉(焙干)半两,茯神(去皮木根)半两,南星半两,蝎梢50尾(去尖毒),净芜荑2钱半(先入乳钵内,极细研烂)。制法上除芜荑外,余5味焙为末,再同芜荑乳钵内杵匀,醋煮糯米粉糊为丸。功能主治疏风顺气,和脾胃,进......
  • 处方当归、没药、玄胡索、川芎、藁本、人参、白茯苓、牡丹皮、甘草、白芍药、白术、熟干地黄、白芷、白薇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酒送下。摘录《百一》卷十八......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丹处方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防风,各一两。川乌头(生用)、白附子(生用)、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川芎、蝎稍(去毒.炒)、藿香,各半两。薄荷,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
  • 别名不换金拨云丹处方大石蟹1个(照后制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细辛、桔梗、防风、荆芥、栀子、薄荷、羌活、乌药、陈皮、枳壳、前胡、当归、姜黄、木贼、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制法上将21味锉细,铜器用水3碗浸3日,用布滤去滓,却将石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