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右归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右归饮处方

    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 山药6克(炒)山茱萸3克 枸杞6克 甘草3~6克(炙)杜仲6克(姜制)肉桂3~6克 制附子3~9克

    功能主治

    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阳衰阴胜,腰膝瘦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咳喘,泄泻,脉弱;以及产妇虚火不归元而发热者。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温服。

    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晕,或虚狂,或短气者,必大加人参、白术;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干姜;如阳衰中寒,泄泻腹痛,加入参、肉豆蔻;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如淋带不止,加破故纸;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者,加当归。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明·《景岳全书》:右归饮组成

    熟地二三钱(6~9克)可加至一二两(30克~60克),炒山药二钱(6克),山茱萸一钱(3克),枸杞二钱(6克),炙甘草一二钱(3~6克),姜制杜仲二钱(6克),肉桂二钱(3~6克),制附子一三钱(3~9克)。

    用法

    水煎,空腹温服。

    功效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主治

    肾阳不足,腰膝酸痛,气怯神疲,大便溏薄,小便频多,手足不温,阳痿遗精,舌苔淡薄,脉象沉细者;阳虚咳嗽;产妇虚火不归元而发热者;肾虚火衰,晕坠而痛;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男科疾病,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等骨科疾病,以及哮喘、眩晕等病症属肾阳不足证者。

    1.男性不育症:本方加味治疗男性不育症90例。以临床症状、精液常规检查指标变化,配偶怀孕与否评定疗效。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72例(其中服药2个疗程内痊愈者48例,服药3个疗程痊愈者24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2%。(《河北中医》1999年第5期)

    2.多囊卵巢综合征:本方加减配合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2例(中西药组),西药组31例单用西药。以内分泌激素水平和盆腔B超检查变化评定疗效,于月经第5日起连服15日为1个用药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中西药组治疗3个周期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和B超检查指标均明显改善,但停药后第6周期仍保持治疗后的水平;且月经恢复正常者29例,排卵恢复者27例,已婚10例中妊娠6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第9期)

    3.强直性脊柱炎:本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4例(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以《风湿病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变化评定疗效,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著好转12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ESR、CRP、IgA均显著下降。(《中医正骨》2005年第2期)

    4.类风湿关节炎:在西药三联[甲氨蝶呤、吲哚美辛(消炎痛)、醋酸泼尼松(强的松)]基础上配合本方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治疗组),对照组59例单用西药。以临床症状、功能恢复程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变化评定疗效,14周为1个疗程,随访观察2年。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其中ESR正常者48例,RF阴性者42例,免疫球蛋白4周开始下降,6周后转为正常者38例。关节压痛指数、肿胀关节数、15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ESR以及免疫球蛋白下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陕西中医》2003年第3期)

    5.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本方联合金葡液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72例。以主要症状变化,功能恢复和X线骨质修复与否评定疗效。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结果:治愈28例,显效3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100%。(《山东中医杂志》2011年第8期)

    6.难治性哮喘: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本方治疗难治性哮喘30例(治疗组),每2周减少激素用量的1/3,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以西药常规治疗: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控制疗效标准”,血清皮质醇、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4例,显效9例,好转7例;血浆皮质醇水平、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均有改善。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

    方解

    右归饮用六味丸之“三补”加枸杞子、炙甘草填精益气,以桂、附、杜仲温补肾阳,以达“阴中求阳”之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之证。

    原方加减如下:“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运,或虚狂,或短气者,必大加人参、白术,随宜用之;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干姜二三钱(6~9克);如阳衰中寒,泄泻腹痛,加人参、肉豆蔻,随宜用之;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五七分(1.5~2.1克);如淋带不止,加破故纸一钱(3克);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者,加当归二三钱(6~9克)。”(《景岳全书》)临床如见气虚者,可加人参、白术;火衰不能生土而见呕哕吞酸者,加干姜;腹痛腹泻者,加肉豆蔻、党参;少腹疼痛者,加吴茱萸;带下淋漓者,加补骨脂、芡实;月经稀少、腹痛者,加当归、白芍。

    现代研究

    本方应用于皮质酮( CORT)大鼠,可以有效保护CORT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胸腺轴(HPAT轴)形态与功能的抑制。本方含药血清对入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的成骨起促进作用,且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及骨吸收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

    方歌

    右归饮用地药萸,附桂仲草与枸杞,气虚大加参和术,肾阳虚衰服之愈。

    摘录明·《景岳全书》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党参3两,牡蛎2两,炙黄耆3两,巴戟天4两,当归3两,龙骨2两,甘草1两,杜仲2两,补骨脂2两,续断3两,菟丝子4两,川芎2两,益智仁2两,枸杞子4两,酸枣仁3两,淮牛膝2两,杭白芍2两,远志4两,白术3两,广陈皮1两,云茯苓3两。制法......
  • 处方白槟榔、车前子、大麻子(略炒)1两(砖微磨去壳,另研),郁李仁(汤泡去皮)2两,菟丝子(酒浸2宿,蒸,捣,晒,去皮,再酒蒸)2两,牛膝(酒浸2宿)2两,山茱萸(酒洗取肉)2两,山药2两,大黄(酒拌,蒸黑色)5两,枳壳1两,独活1两。制法......
  • 处方轻粉1钱,黄柏5钱,乳香1钱,水粉3分,孩儿茶3钱,百草霜1钱,冰片3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杨梅疳疮。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搽。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引巫彭真君传方......
  • 处方荆芥5钱,黄蜡5钱,鱼鳔(炒黄色)5钱,陈绍酒1碗(一方加艾叶3片)。功能主治刑曹案牍,被殴后受破伤风。用法用量隔汤煮1炷香,乘热饮之,汗出立愈。在保辜限内,连饮此方。注意百日内局食鸡肉。摘录《卫生鸿宝》卷六......
  •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保金丸处方麻黄8两,制半夏4两,川贝母4两,白术4两,茯苓4两。制法麻黄用梨、甘蔗、韭菜、荸荠、藕、莱菔等6种原料各1斤,生姜半斤,每种分次打汁,将麻黄拌透晒干,蒸煮3小时,晒干;将蒸煮锅中汁水仍拌入麻黄中,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