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香连丸

    《中国药典》:香连丸处方

    黄连(吴茱萸制)800g 木香200g

    性状

    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

    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香连丸处方

    宣连 青木香各等分

    制法

    上药,同捣筛,白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20~30丸。每日二三次。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服。

    摘录《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香连丸别名

    豆蔻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

    木香15克 黄连22.5克(去须微炒)诃黎勒15克(煨,用皮)肉豆蔻122枚(去壳)丁香7.5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以烧饭和丸,如黍粒大。

    功能主治

    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失调,下赤白痢,腹内疠痛,日夜频作,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以粥饮送下5丸,日三四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香连丸处方

    木香 黄连(去须,炒)甘草(炙,锉)肉豆蔻(去壳)

    制法

    上四味,等分,捣罗为末,砂糖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热痢。

    用法用量

    每次15丸,空腹时用米汤下,更以意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鸡峰普济方》卷十四:香连丸处方

    黄连 地榆 赤石脂各60克 龙骨 阿胶 木香 艾叶 黄芩各30克 肉豆蔻45克 使君子22.5克 赤芍药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便泄下痢,日夜无数,怠堕力少,米谷不化,脓血相杂,脐腹疠痛,痞满肠鸣,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乌梅米饮下,不拘时。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四《儒门事亲》卷十二:香连丸处方

    木香 诃子肉(面炒)黄连(炒)各15克 龙骨6克

    制法

    上为细末,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治湿热痢无积滞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汤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犀角2钱,朱砂1钱,干漆1钱,山甲片5分,轻粉5分,旱三七2钱,京牛黄5厘,青蒿1捻,甘遂2钱,大黄2钱,麝香3厘。制法上为细末,用猪脾1个,阴阳瓦焙焦成炭存性,细研,与药面合一处,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痫病,忽然昏倒,目天吊,......
  • 处方礞石1两(煅),风化消1两,朱砂1两,沉香5钱,珍珠5钱。制法上为末,煎天麻膏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利肺安心,逐痰醒神。主痰升致癫。用法用量每服3丸,姜汁、竹沥调下。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青礞石善化顽痰之固结;风化消专泻热结之壅痰;沉......
  • 处方熟地5两,人参1两5钱,黄耆(蜜炙)3钱,龙齿(煅)3钱,远志1两5钱,桂心1两5钱,茯神2两(去木),炙草1两,当归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悸病脉弦涩者。用法用量水煎5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熟地补肾水以上交乎心,人参补心气以下交乎肾......
  • 处方犀角(镑)半两,车前子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雄黄(研)1两。制法上为末;取桃白皮10两、桃符10两,水3升,煎1升,去滓,煎成膏,和前药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客忤。用法用量每服3丸,桃柳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安神生化汤处方川芎3克 柏子仁3克 人参3~6克 当归6~9克 茯神6克 桃仁12粒 黑姜1.2克 炙草1.2克 益智仁2,4克(炒)陈皮0.9克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块痛未止,妄言妄见。用法用量加大枣,水煎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