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豨桐丸

    《济世养生集》卷三:豨桐丸处方

    豨莶草 臭梧桐各等分

    制法

    上药酒制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治感受风湿,两足酸软,步履艰难,状似风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腰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早、晚各一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猪肝、羊血等物。

    摘录《济世养生集》卷三清·《集验良方拔萃》:豨桐丸出处

    豨桐丸,出自清·《集验良方拔萃》。本方制片,名“豨桐片”。

    组成

    豨莶草、臭梧桐叶。

    用法

    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制为丸剂。每服6~9克,每日3次。片剂,每片约含生药1.25克,每服4片,每日2次。

    功效

    祛风湿,利筋骨。

    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软,步履不健,舌淡苔白,脉弦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豨桐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5.0%。稀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河南中医》2013年第2期)

    方解

    豨桐丸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原方由豨莶草和臭梧桐两味药组成,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相须为用。临床应用以风湿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筋骨痹痛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豨莶草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和抗感染作用,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具有抑制作用,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病理反应而达到抗风湿作用。臭梧桐煎剂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方歌

    集验良方豨桐丸,臭梧桐叶豨莶草,二药等分制为丸,祛风湿还利筋骨。

    摘录清·《集验良方拔萃》
更多中药材
  • 《回春》卷三:八仙膏别名八汁汤处方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功能主治噎食。用法用量八汁汤(《医学从众录》卷五)。《东医宝鉴·杂病篇》无甘蔗汁,以砂糖代之。摘录《回春》卷三《外科......
  • 《串雅外编》卷三:八仙茶处方杜仲4两(麸皮炒断丝),菟丝子(2两酒浸,制如常)5钱,木鳖子(去油皮)10个,甘草2两(去皮,蜜炙),广木香1两(不见火),小茴香5钱,母丁香大者10个,附子1个(用荞麦面1撮,包煨,良久去面),沉香8钱,诃子......
  •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川贝母、山药、白蜜各等分,人乳(另入)。功能主治保养,滋胃保元。主一切杂症虚劳。用法用量滚水冲,不拘时食。摘录《仙拈集》卷三......
  • 处方当归5钱,熟地5钱,甘草2钱,黄耆1两,白芍2钱,天花粉3钱,金银花1两,生地2钱。功能主治一切恶疮初起者。用法用量水2碗,煎8分,半饥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
  • 处方半夏(姜汁炒)、巴豆霜、当归、乳香、没药、硼砂、血竭、土鳖(倍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杖打极重者。用法用量每服8厘,好酒送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黄宾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