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惺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惺惺散处方

    瓜蒌根、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桔梗,各一两半。

    炮制

    上件同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

    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惺惺散处方

    瓜蒌根 人参 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甘草(炙)桔梗各45克

    制法

    上药同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唾,咳嗽喘粗,鼻塞流清涕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薄荷3片,同煎至60毫升,温服。如要和气,即生姜煎服,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惺惺散处方

    石膏 甘草(生)麻黄(去节,汤浸)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发热,头疼脑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茶1.5克,葱白10厘米,擘碎,煎三五沸,先嚼葱白,然后将药汁服下,去枕仰卧。如发热再投一服,出汗立愈。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直指小儿方》引王氏方:惺惺散处方

    人参 茯苓 木香(焙)天麻 白扁豆(制)陈米(炒)全蝎(焙)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治吐泻属脾困内虚者。

    用法用量

    每次1.5克,加生姜、大枣,略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方》引王氏方《活幼心书》卷下:惺惺散处方

    人参(去声)15克 桔梗(锉破)白茯苓(去皮)白术 天花粉各30克 细辛(去叶)6克 防风(去芦)川芎 南星(生用)各7.5克 甘草(半生、半炙)21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伤风伤寒;痰嗽咳逆。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薄荷3叶,慢火煎至160毫升,不拘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更多中药材
  • 处方枸杞1斤(分作8分,先用酒润透,1用蜜拌,1用乳拌,1用青盐拌、1用黑芝麻拌,1用川椒拌,1用小茴香拌,1用独活拌,1用菖蒲拌,俱用3钱,各炒,须不变红色为佳,若变黑色便不效)。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稍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肝肾两......
  • 处方白茯苓2斤半(须皮光结实者,去皮,打碎如枣核大,分为8制),黄耆6两(切片,水6钟,煎3钟,煮茯苓1分,干为度),肉苁蓉4两(酒洗,去筋,水6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人参6钱(水5钟,煎3钟,煮茯苓如前),甘枸杞6两(水8钟,煎3钟,......
  • 处方茵陈1钱,苍术1钱,白术5分,槟榔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黄病。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患雅补》卷二......
  • 处方土鳖虫(头足全,纸包,焙燥)、自然铜(醋煅7次)、血竭、无名异、乳香、没药,归梢3钱,硼砂(甘草汁飞)4钱,巴霜15粒。制法酒糊为丸,每丸湿重1分,干重8厘。功能主治消瘀散毒。主杖伤、夹伤。用法用量量所责之数服多寡,总不过5丸。摘录《杂......
  • 处方川芎2钱,草乌2钱,半夏2钱,麻黄1钱,蟾酥5分,南星4钱。制法以酒浸,晒干为末,再将芋艿叶绞汁拌湿,晒干研细。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痛极难忍。用法用量每服8厘,以酒调下。注意避风。摘录《伤科补要》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