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蓟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小蓟饮子处方

    生地黄(洗)120克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淡竹叶 藕节 当归(去芦,酒漫)山桅子仁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治下焦结热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济生方》:小蓟饮子处方

    生地黄30克(洗),小蓟15克,滑石15克,木通9克,蒲黄9克(炒),藕节9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酒浸),山栀子9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下焦瘀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济生方》南宋·严用和《济生方》:小蓟饮子配方组成

    生地黄,洗,四两(30克);小蓟半两(15克) ;滑石半两(15克);蒲黄半两(9克);藕节半两(9克);淡竹叶半两(9克);当归酒浸,半两(9克);山栀子半两(各9克);木通半两(6克);炙甘草半两(6克)。

    用法用量

    上呚咀,每服四钱(12克),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有力。

    方解

    小蓟饮子证为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瘀热结于下焦,损伤血络,血渗于尿中,故尿中带血;热聚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均为下焦热结之征。治宜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方中用小蓟既凉血止血,又利尿通淋,尤宜于血淋、尿血之症,为君药。重用生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使利尿不伤阴;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消瘀,使血止而不留瘀,共为臣药。滑石、木通、淡竹叶清热利水通淋;栀子通利三焦,导热下行;当归养血活血,并能引血归经,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以凉血止血药与利尿通淋药合用,但以凉血止血为主,又在凉血止血中寓以化瘀之法,使血止而不留瘀;以利尿通淋药为辅,又在利尿通淋中寓以养阴之法,使利尿而不伤阴。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蓟饮子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代表方,以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小蓟饮子常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精囊炎等属下焦瘀热者。

    3.使用注意:本方只适用于实证,血淋、尿血日久而兼阴伤者或气不摄血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

    方歌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摘录南宋·严用和《济生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大熟地5钱,山萸肉2钱5分,益母草1钱,条黄芩5分,麦冬2钱5分,生地1钱5分,阿胶1钱,北五味1分。功能主治小产诸症。用法用量从受胎2个月服起,每日1剂,服50剂止。摘录《达生编》卷下......
  • 处方黄芩4克 砂仁 荆芥穗 当归身 白芍 连翘 生地黄 广陈皮各3克 川芎2.4克 甘草0.9克制法上药锉为粗末。功能主治主妊娠血分有热,目病凝脂翳障。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 处方黄牛鼻1具,党参2两,蜜炙黄耆2两,白术1两,归身1两5钱,白芍1两5钱,熟地4两,阿胶1两,怀山药3两,川断3两,杜仲4两,黄芩7钱,炙甘草5钱,春砂仁7钱,卷心荷叶1两,蚕茧壳1两。制法先将黄牛鼻、荷叶、蚕茧壳等3味炙灰存性,为末候......
  • 处方益母草(上截)3两,香附米2两(童便制),熟地黄3两,归身3两,白芍3两(酒炒),川芎2两(酒洗),苏梗2两(忌鲤鱼),陈皮3两,炙草2两,白茯苓2两,白术2两,条芩2两(酒炒),莲肉2两(去皮心)。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
  • 处方怀山药4两(微炒),杜仲3两(去粗皮,净,盐水炒断丝),川续断2两(酒炒)。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保胎。主堕胎小产。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凡胎欲堕者,1服即保住;惯小产者,宜常服之;或每月服数次,至惯半产之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