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汤泡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汤泡散处方

    赤芍药、当归(洗.焙)、黄连(去须),各等分。

    炮制

    上捣,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肝经不足,受客热风壅上攻,眼目赤涩,睛疼睑烂,怕日羞明,夜卧多泪,时行暴赤,两太阳穴疼,头旋昏眩,视物不明,渐生翳膜,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用二钱,极滚汤泡,乘热洗,冷即再温,洗,一日三、五次洗,以瘥为度。

    注意

    忌腌藏、毒物。

    备注

    其说云,凡眼目之病,皆以血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即行,故乘热洗用,无不效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汤泡散别名

    睛明散(《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七)。

    处方

    赤芍药 当归(洗,焙)黄连(去须)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治肝经不足,客热风邪上攻,眼目赤涩,睛疼睑烂,怕日羞明,夜卧多泪,或时行暴赤,两太阳穴疼,头旋昏眩,视物不明,渐生翳膜。

    用法用量

    每用6克,极滚汤泡,乘热熏洗,冷即再温,一日洗三至五次,以愈为度。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补骨脂(炒)1两,巴戟天(去心)1两,桑螵蛸(炒)1两,菟丝子(酒浸3日,别捣)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熟干地黄(焙)1两,干姜(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3分。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滑数。用法用量......
  • 《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八味还睛散处方白蒺藜(炒、去尖)防风 粉草(炙)木贼 山栀(炒、去壳)各15克 草决明30克 (炒)青葙子0.3克(微炒)蝉蜕0.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肝肺风热所致滑翳,有如水银珠子,但微含黄色,不疼不痛,无泪,遮......
  • 处方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功能主治清肝熄风,活血散瘀。主肝经热盛,痰浊中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来春茂方......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八味顺气散处方人参(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茯苓(去皮.一钱半) 青皮(一钱半) 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芷(一钱半) 乌药(一钱半) 甘草(七分半)功能主治凡有风之人先服此药顺气,次进风药。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
  • 处方紫苏叶半两,半夏曲半两,紫菀半两,五味子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甘草(炙)半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麸炒),桑白皮1两半。功能主治肺感风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满,语声不利,面目浮肿,肺气不顺。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八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