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托里透脓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托里透脓汤处方

    人参 白术 穿山甲(炒,研)白芷各3克 升麻 甘草节各1.5克 当归6克 生黄耆9克 皂角刺4.5克 青皮15克(炒)

    功能主治

    治痈疽已成未溃。

    用法用量

    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病在上部,先饮煮酒适量,后热服此药;病在下部,先服药,后饮酒;疮在中部,药内对酒热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三清·《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汤组成

    人参、白术、穿山甲、白芷各一钱(各3克),升麻、甘草各五分(各1.5克),当归二钱(6克),黄芪三钱(9克),皂角刺一钱五分(4.5克),青皮五分(1.5克)。

    用法

    水煎,温酒送服。

    功效

    益气活血,托里透脓。

    主治

    主治痈疽,气血亏损,脓成难溃者;将溃时,紫陷无脓,根脚散大者,以托毒排脓。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颈痈、化脓性关节炎等病症。

    1.慢性颈痈:以托里透脓汤加减内服治疗46例,疗程为15日,以全身症状及局部肿块的消失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愈36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3%。(《河南中医》2013年第11期)

    2.化脓性关节炎:以托里透脓汤内服配合关节穿刺冲洗治疗20例。疗程为7日,以关节肿胀、疼痛及相关检查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优15例,良3例,差2例,1例经手术切开灌注冲洗2周,配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优良率达90%。(《现代中医药》2007年第5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痈疽脓熟,正虚不溃之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益气补托,合以穿山甲、白芷、皂角刺溃疡排脓,益气外托与活血渍脓同用。临床应用以痈疽脓熟不溃、凡有气血亏损或症见紫无脓为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一般可增加黄芪、穿山甲、皂角刺剂量,如见局部疼痛较剧,加乳香、没药;面色萎黄加熟地黄、枸杞子;阳虚畏寒,紫陷无脓,加鹿角胶、肉桂。

    方歌

    《金鉴》托里透脓汤,参术山甲皂角刺,升芷归草芪青皮,托里透脓益气血。

    摘录清·《医宗金鉴》
更多中药材
  • 《圣济总录》卷十五:八风汤处方防风(去叉)6两,人参2两,芎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首风,头目昏痛,肢体拘急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薄荷......
  • 别名人参汤、参桂汤处方人参18铢,桂心18铢,当归18铢,独活18铢,黄芩18铢,干姜18铢,甘草18铢,石膏2两半,杏仁40枚。功能主治卒半身不遂,手足拘急,不得屈伸,身体冷,或智或痴,或身强直不语,或生或死,狂言不可名状,角弓反张,或欲......
  • 处方防风42铢,独活42铢,芎42铢,秦椒42铢,干姜42铢,黄耆42铢,附子42铢,天雄36铢,麻黄36铢,石膏36铢,五味子36铢,山茱萸36铢,秦艽30铢,桂心30铢,薯蓣30铢,细辛30铢,当归30铢,防己30铢,人参30铢,杜仲......
  • 处方胡黄连1钱,脑半钱,麝半钱,牛黄半分,芦荟钱半,蟾酥5捻子(作块者亦得),白花蛇肉(酒浸)半两,蝎梢1分。制法上为细末,猪胆调,为丸如米大。功能主治冷热疳,泻脓血,日渐瘦。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饮送下,1日3次;患甚,生米泔调半钱服。摘录......
  • 处方虎骨(酥炙)、牛骨(醋炙)、龙骨(碎研)、鸡骨(炙)、狗骨(炙)、兔骨(炙)、猪骨(炙)、羊骨(炙)、枫香脂(研)、自然铜(火烧醋淬2-7遍)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筋骨损折。用法用量每有伤折处,掺药在疮上,用黄米粥匀摊帛上,裹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