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苏合香丸

    《中国药典》:苏合香丸处方

    苏合香50g 安息香100g 冰片50g 水牛角浓缩粉200g 麝香75g 檀香100g 沉香100g 丁香100g 香附100g 木香100g 乳香(制)100g 荜茇100g 白术100g 诃子肉100g 朱砂100g

    性状

    为赭红色的水蜜丸或赭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微苦、辛。

    炮制

    上十五味,除苏合香、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安息香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再将苏合香炖化,加适量炼蜜与水制成水蜜丸960丸,低温干燥;或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960丸,即得。

    功能主治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中风,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注意

    孕妇禁用。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合香丸组成

    苏合香 龙脑各~两(各30g) 麝香 安息香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青木香 香附 白檀香丁香沉香荜茇各二两(各60g) 熏陆香制,一两(30g) 白术诃黎勒煨朱砂各二两(各60g) 乌犀屑二两(水牛角代,60g)

    用法

    共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取井华水化服四丸(8g);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亦可,并空心服之。现代用法:以上15味除苏合香、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安息香等10味药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再将苏合香炖化,加适量炼蜜与水制咸水蜜丸,低温干燥;或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口服,每次1丸,小儿酌减,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饲给药。

    功效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主治

    寒闭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面白肢冷,苔白脉迟;或心腹卒痛,甚则昏厥;亦治中风、中气及感受时行瘴疠之气,属于寒闭者。

    方解

    本方所致诸证多由寒湿痰浊或秽浊之气闭塞气机,蒙蔽清窍所致。寒痰秽浊,上蒙神明,致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面白、肢冷、苔白、脉迟均属寒象;若感受时疫秽恶之气,致气机壅滞,则心腹卒痛,进而气机逆乱,扰及神明,可致神昏。治宜芳香开窍、辟秽化浊药与温中散寒、辛香行气药配合,以化痰、辟秽、开窍。方中苏合香、安息香善透窍逐秽化浊,开闭醒神;麝香、冰片开窍通闭,辟秽化浊,善通全身诸

    窍,共为君药。香附、丁香、青木香、沉香、白檀香辛香行气,调畅气血,温通降逆,宣窍开郁,使气降则痰降,气顺则痰消;熏陆香(乳香)行气兼活血,使气血运行通畅,则疼痛可止,共为臣药。本方集10种香药为一方,开窍启闭,为方之主体。荜茇温中散寒,增强诸香药止痛行气开郁之功;心为火脏,不受辛热之气,故配水牛角清心解毒,以防热药上扰神明,其性虽凉,但其气清香透发,寒而不遏;朱砂镇心安神;白术健脾和中,燥湿化浊;诃黎勒(诃子)温涩敛气,以防辛香走窜耗散太过,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可加强芳香开窍与行气止痛之效,又可防止香散耗气伤正之弊,配伍极为得当。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温开剂的代表方,既是治疗寒闭证的常用方,又是治疗心腹疼痛属气滞寒凝的有效方,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或心腹卒痛,苔白脉迟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癔症性昏厥、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属于寒闭与寒凝气滞者。

    冠心苏合丸(《中国药典》2000年版):苏合香50g 冰片105g 乳香制105g檀香210g 青木香210g 以上5味,除苏合香、冰片外,其余乳香等3粉碎成细粉,过筛;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另取炼蜜适量,微温后加入苏合香,搅匀,再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1000丸,即得。嚼碎服,一次1丸,一日1~3次;或遵医嘱。功效:理气宽胸,止痛。主治:心绞痛,胸闷憋气属痰浊气滞血瘀者。本方是从苏合香丸筛选衍化而成,药仅5味,但兼具开窍与行气活血之效,经临床广泛应用,对心绞痛,胸闷憋气具有良好的宽胸止痛效果。

    方歌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荜檀襄,牛冰术沉诃香附,中恶急救莫彷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更多中药材
  • 别名艾叶酒处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许大,净择水洗,锉细)。制法煮取浓汁,拌曲末,一如常酝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风癞病,身体面目俱有疮痍,恶汁自出。用法用量艾叶酒(《圣济总录》卷十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 处方好醋、艾。制法好醋炆艾。功能主治验胎。主过月或月数未足,难明是否有孕者。用法用量服半盏后,腹中翻,大痛,是有孕;不为痛,定无。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处方白艾叶 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 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沙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
  • 处方破故纸2钱,五味子1钱半,肉豆蔻(面炮)1钱,吴茱萸7分,炒陈艾2钱,厚附片2钱。功能主治温中暖脏。主妊娠虚寒,腰腹疼痛,精神不振,憎寒喜热,少腹冷,小便清长,食少,舌淡苔白,脉沉迟。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如胸脘不舒,去五味,加广皮。摘......
  • 处方香附5两(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盐酒浸),蕲艾(醋煮)2两,当归2两,川芎1两半,白芍1两半,熟地黄(酒蒸)1两半,黄芩1两半,阿胶(酒蒸)1两,臭椿根皮1两。制法上为末,捣地黄、阿胶和匀,加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