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四生丸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四生丸处方

    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 草乌(去皮、尖)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末,以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手臂抬举不起,行履不得,并浑身麻痹。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茶、酒任下。或作末,每次1.5克,酒调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四《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四生丸处方

    生荷叶 生艾叶 生柏叶 生地黄各等分

    制法

    上药捣烂,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有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备注

    方中生柏叶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荷叶清热止血散瘀;生艾叶性温而止血,有制约寒凉,防止留瘀之效。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止血之功。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七宋·《妇人良方》:四生丸出处

    四生丸,出自宋·《妇人良方》。本方首见于宋·杨倓《杨氏家藏方》,名为“四味丸”:“四味丸,治吐血。荷叶、艾叶、柏叶、生地黄”,其中荷、艾、柏三叶未生用。其后,宋-妇科名医陈自明将三叶改为生用,载于《妇人良方》并易名为“四生丸”。

    组成

    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

    用法

    将上述4药各等分捣烂为丸。每服1丸(约30克),水煎服;现多用鲜药捣汁凉服或炖温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

    凉血止血。

    主治

    主治血热妄行,咯血,吐血,衄血,出血鲜红、口干咽燥等症,伴见舌红或绛,苔黄,脉弦细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鼻衄、治疗更年期功血、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症。

    1.鼻衄:应用四生丸治疗鼻衄,对63例患者以四生丸为主方,临证辨证治疗。结果:显效47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3.6%。(《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4期)

    2.更年期功血:四生丸加减治疗更年期功血 52例,以四生丸止血为标,临证治疗以滋肾、调肝、固冲任、调经血为治疗目的,结果:痊愈32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服药最少2剂,最多21剂。疗效颇佳。(《中医原刊》2003年第11期)

    3.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当归补血汤合四生丸加减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6例,与单用西药治疗15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出血症状完全消失40例,减轻3例,无效3例,有效率93%;血小板计数平均上升(45.22±33.55)×10^9/L,平均上升率达80.4%。对照组:12例出血症状完全消失,3例减轻,止血有效率100%;血小板计数平均上升(35.25±36.06)×10^9/L,平均上升率达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上升率有明显差异,P

更多中药材
  • 《外科方外奇方》卷三:宝珠丹处方白硼砂2钱,川连1钱2分,番木鳖(去壳,麻油煠松)5分,黄柏5分,青黛(水飞)5分,薄荷尖5分,水飞雄黄5分,人中白(煅)5分,儿茶5分,胆矾5分,血竭5分,冰片5分,灯心灰3分。制法上为末,收贮,勿泄气,吹......
  • 处方橄榄核灰、人中白、大红纬灰、硼砂、冰片、药珠。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用芦管抄药,吹入患处。摘录《幼科指掌》卷四......
  • 处方赤石脂1两,天冬1两,麦冬1两,生地1两,熟地1两,紫梢花1两,蛇床子1两,鹿茸1两,谷精草1两,防风1两,元参1两,厚朴1两,虎骨1两,菟丝子1两,木香1两,母丁香1钱5分,肉桂1钱5分,川断1钱5分,赤芍1钱5分,黄耆1钱5分,肉苁......
  • 处方白亮鱼胶8两(切作短块,用牡蛎8两炭火煅过,研末同炒。须炒得不可焦黑,黄色为度,去末用胶),熟地黄4两,山药3两,人参2两(虚甚加1两),沙苑蒺藜8两(酒洗,去衣,竹刀切开,去白膜),白茯苓4两(去皮,切片,入乳拌晒3次),牛膝3两(去......
  • 别名石二、十号节象方处方郁金1钱,细辛3两,降香3钱,荆芥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痧胀。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用法用量石二(《痧症全书》卷下)、十号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