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四妙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四妙丸别名

    四炒丸(《普济方》卷二十三)。

    处方

    肉豆蔻30克(用盐酒浸破故纸同炒干燥,不用故纸)山药30克(酒浸,与北五味子同炒干燥,不用五味子)厚朴60克(去粗皮,青盐30克同炒黑色,青盐不见烟为度,不用盐)大半夏30克(每个切作二块,木猪苓亦作片,水浸同炒燥,不用猪苓)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辰砂0.3克,沉香0.3克,研极细末,作二次上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

    健脾温中,化痰顺气。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痰停胸臆,饮食减少,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盐酒或米饮、或盐汤送下。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二《成方便读》卷三:四妙丸处方

    苍术 黄柏 牛膝 苡仁

    制法

    研末为丸。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强筋壮骨。治肝肾不足,湿热下注,致成痿证。

    用法用量

    每服6~9克,一日二次。

    备注

    方中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热燥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苡仁祛湿热,利筋络。四味合用,为治湿热痿证之妙剂。

    摘录《成方便读》卷三
更多中药材
  • 《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上:保坤丹处方当归4两,川芎1两,熟地半斤,赤芍4两,桃仁2两,红花2两,香附1斤,茯苓4两,丹皮4两,吴萸1两,陈皮4两,甘草4两,酒芩2两,坤草4两,玄胡索2两,鹿角霜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功能主......
  • 处方香附子8两(童便、酒、醋、盐水各制1次),当归身2两(酒浸,晒干,醋拌炒),大熟地3两(酒洗蒸,醋炒),川芎1两5钱(醋炒),白芍1两5钱(酒拌炒),延胡索2两(醋炒),白茯苓2两(人乳拌蒸,晒),牡丹皮1两(酒洗,晒干,醋拌炒),白术......
  • 处方莪术油82g 冰片75g性状呈乳白色、乳黄色或棕黄色的子弹形。炮制上二味,将莪术油与75g聚山梨酯80混匀,冰片用适量的乙醇溶解,与上述油溶液混合均匀。另取聚氧乙烯硬脂酸酯1551g,置水浴上熔化,加入上述药液,充分搅匀,灌入栓剂模中,......
  • 处方巴豆1钱(微炒,研末)。功能主治小儿初生,口内两腮肿起。用法用量糁膏药上贴囟门。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 处方麻黄16两,连翘4两,生石膏8两,滑石8两,羌活6两,天麻4两,栀子(炒)2两,细辛4两,防风4两,独活4两,甘草4两,全蝎2两,薄荷2两,白芍2两,大黄2两,荆芥2两,黄芩2两,川芎2两,桔梗2两,菊花2两,当归2两,白术(炒)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