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升麻葛根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升麻葛根汤处方

    升麻、芍药、甘草,各二钱半。干葛,三钱。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儿时气瘟疫,头痛发热,及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升麻葛根汤处方

    升麻、白芍药、甘草(炙),各十两。葛根十五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冶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已发及未发,疑贰之间,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升麻葛根汤处方

    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300克 葛根450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辛凉疏表,解肌透疹。治感受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痛;麻疹初起,发而不透。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取3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日二三服,以病去身凉为度。小儿量力服之。

    备注

    方中升麻、葛根辛凉解肌,解毒透疹;芍药和营泄热;甘草益气解毒,调和诸药。四味合用,共奏辛凉疏表,解肌透疹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升麻葛根汤处方

    山栀 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 黄芩各3克 黄连 木通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

    治心火炽盛,更兼浩饮嗜热,致患心痈,巨阙隐痛微肿,寒热,身痛,面赤,口渴引饮。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24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升麻葛根汤组成

    升麻、白芍、甘草各十两(各6克),葛根十五两(9克)。

    用法

    上药为粗末,每服9克,水煎服,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解肌透疹。

    主治

    麻疹初起,症见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麻疹、荨麻疹、腹泻及药物性肝炎等病症。

    1.麻疹(个案) :以本方加味治疗。患者治疗2日高热不退。予本方加味1剂,药后高热未退,但面、颈、胸部现少许白色疹点。继服1剂,口腔黏膜红赤,见柯氏斑,胸背部红色疹点c继服2剂,体温回复,疹点依次渐回。1周后皮肤陆续呈糠麸样脱屑并有色素沉着,将息而愈。(《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年第4期)

    2.荨麻疹:以本方加味结合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43例,与口服咪唑斯汀治疗40例对照。疗程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第14日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瘙痒、风团数量及大小,按4级评分法记录。根据随访的总积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第7日,总有效率76.74%。治疗第14日,总有效率95.35%。(《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第2期)

    3.腹泻:以本方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9例,与西医常规治疗(静滴氨苄西林钠一舒巴坦钠或硫酸庆大霉素,同时给予盐酸小檗碱、复合维生素B、碱式碳酸铋口服)25例对照。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脱水、高热均对症处理。疗程为4日。疗效评定以用药24~48小时,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日,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则为显效。结果:总有效率92.3%。(《新中医》1998年第6期)

    4.药物性肝炎:以本方加味治疗27例,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3例为对照,1个疗程均为半月,服用2个疗程。根据临床症状、B超检查及肝功能检查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9%。(《光明中医》2008年第5期)

    方解

    方中升麻、葛根皆为解表透疹的要药,升麻善于解肌、透疹、解毒,葛根长于解肌、透疹、生津,二药相配,是为解肌透疹的常用组合,故为君药;芍药和营泄热为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临床以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本方清疏之力皆弱,临证可加入薄荷、荆芥、牛蒡子、金银花、蝉蜕等;风寒袭表,不能透发,加防风、荆芥、柽柳;麻疹未透,色深红者,加紫草、牡丹皮、大青叶。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鼻炎、中耳炎、慢性咽炎、面神经麻痹、乙肝、丙肝、嗅觉障碍、后循环障碍、创口感染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升麻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治疗骨质疏松、抗过敏等作用;而葛根具有降血压、扩张冠状血管、抗心律失常、降血糖血脂、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

    方歌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橘红、寒水石(煅通赤)、白矾(枯)、川乌(炮,去皮脐)、白附子(生)、干姜(炮)、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气咳嗽,痰厥头晕,呕吐涎沫,喘满气急。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浓生......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保胎丸处方当归5两,生白芍5两,川贝5两,枳壳(麸炒)4两,白术(麸炒)4两,生地4两,川芎4两,荆芥穗3两,生黄耆3两,甘草3两,艾炭2两5钱,砂仁2两5钱,菟丝子4两,羌活1两5钱,黄芩3两,厚朴(姜制......
  • 《济阴纲目》卷八:保胎和气饮处方枳壳4钱,厚朴3钱,香附子3钱,砂仁2钱,苍术2钱,橘红2钱,苏叶1钱,甘草9分,小茴香1钱半。制法上锉,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前四五个月,身体困倦,气急发热,饮食无味,贪睡头晕等症。妊娠胀满发热,脉弦滞者。用......
  • 处方当归、红花、益智、白芍、益母草、甘草。功能主治产妇忽然腹痛,先行其水,婴儿不降,忽误吞热物伤胎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儿不下,取鲤鱼1尾,同药再煎,加醋1杯,服乌金丸。摘录《女科切要》卷三......
  • 《平易方》卷三:保胎散处方熟地8钱,山药5钱,杜仲(盐水炒)3钱,白芍(酒炒)3钱,黄耆(酒炙)3钱,白术(土炒)2钱,补骨脂(酒炒)2钱,川断2钱。功能主治孕妇伤胎动气,下血,或常易小产者,服之可保足月分娩。用法用量清水煎服。摘录《平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