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升阳除湿防风汤

    组成

    去皮泔浸苍术四两(120克),防风二钱(6克),白术、白茯苓、白芍各一钱(各3克)。

    用法

    上㕮咀,除苍术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盏,纳诸药,同煎至一大盏,去渣,稍热服,空腹食前服。

    功效

    健脾燥湿,升阳和血。

    主治

    主治肠澼下血,大便闭塞,或里急后重,或少有脓,或少有血,舌红绛,脉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眩晕、溃疡性结肠炎、疲劳综合征等病症。

    1.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升阳除湿防风汤加味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0例,与内服柳氮磺胺吡啶片60例作对照,疗程25日,治疗2~3个疗程,6个月评定疗效。以服药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1%以上者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5%,对照组总有效率60%。(《湖南中医杂志》2002年第1期)

    2.眩晕:采用升阳除湿防风汤加味治疗眩晕33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最短3日,最长10日,平均5.8日。以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为痊愈标准。结果:总治愈率84.8%。(《四川中医》2000年第3期)

    3.疲劳综合征(个案):国家级名老中医汪新象教授运用升阳除湿防风汤加减治疗疲劳综合征(困倦乏力,头昏嗜卧)湿困脾阳证一例。水煎服,曰服1剂,服药8剂后诸症悉除,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四川中医》2008年第11期)

    方解

    东垣发前人所未发,独创升阳法,使清阳上升,挽回中气下陷之势。即“下者举之”“因曲而为之直之谓”。方中苍术辛温燥烈,升清阳而开诸郁;白术、茯苓健脾利湿;防风辛温胜湿而升阳;白芍酸寒敛阴而和脾,诸药合用,共奏升阳除湿之功效。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肠功能紊乱、腹泻、便秘、湿疹、功能性水肿、盆腔炎、神经症、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

    方歌

    升阳除湿防风汤,苍术防风白茯苓,白术白芍食前服,升清降浊效果良。

    摘录金·《脾胃论》
更多中药材
  • 《万技回春》卷三:八仙糕处方枳实(去瓤,麸炒)120克 白术(陈壁士炒)12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 陈皮(炒)60党 干山药120克 莲肉(去心、皮)60克 山楂肉(去核)60克 拣参30克(气盛者,用砂仁30克代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
  • 别名八仙膏处方龙骨1钱,赤石脂1钱,儿茶1钱,血竭1钱,没药1钱,乳香1钱,轻粉5分或1钱,冰片2分。功能主治诸疮。用法用量八仙膏(《种福堂方》卷三)。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处方①熏洗方:五味5钱,朴消5钱,枳壳5钱,白芷5钱,陈皮5钱,细辛5钱,黄柏5钱,水杨柳根5钱,黄连5钱。②败毒散: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木鳖子1钱,山栀1钱,连翘1钱,熟地1钱,防风1钱,金银花1钱,荆芥1钱,陈皮1钱......
  • 《回春》卷三:八仙膏别名八汁汤处方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功能主治噎食。用法用量八汁汤(《医学从众录》卷五)。《东医宝鉴·杂病篇》无甘蔗汁,以砂糖代之。摘录《回春》卷三《外科......
  • 《串雅外编》卷三:八仙茶处方杜仲4两(麸皮炒断丝),菟丝子(2两酒浸,制如常)5钱,木鳖子(去油皮)10个,甘草2两(去皮,蜜炙),广木香1两(不见火),小茴香5钱,母丁香大者10个,附子1个(用荞麦面1撮,包煨,良久去面),沉香8钱,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