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黄洗剂

    《外伤科学》:三黄洗剂处方

    大黄 黄柏 黄芩 苦参各等量

    制法

    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

    清热止痒,保护收敛。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皮炎,单纯性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用10~15克,加人蒸馏水100毫升,医用石炭酸1毫升,摇匀,以棉签蘸搽患处,每日多次。

    摘录《外伤科学》现代·《中医外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三黄洗剂组成

    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分。

    用法

    为末,每10~15克加入蒸馏水100毫升、医用石炭酸1毫升。摇匀,外搽患处,每日3~5次。

    功效

    清热,燥湿,止痒,收敛。

    主治

    主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皮炎,单纯性皮肤瘙痒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皮肤念珠菌病、皮肤湿疹样病变、带状疱疹、急性生阴部湿疹、寻常型脓疱疮、尖锐湿疣等病症:

    1.小儿皮肤念珠菌病:三黄洗剂外搽治疗40例,疗程2周。以皮损全部消退,症状消失,真菌直接镜检阴性为痊愈标准。结果:痊愈3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o,痊愈率90%,真菌清除率97.5%。(《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第1朝)

    2.皮肤湿疹样病变:本方加味外搽治疗88例,与西药(派瑞松霜剂外搽)治疗45例对照,疗程30日,并随访6个月。以皮损部位面积的变化、瘙痒程度和皮疹性质的改变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1%,对照组73.3%;复发率治疗组3.4%,对照组15.6%。(《当代医学》2013年第19期)

    3.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三黄洗剂联合西药(阿昔洛韦软膏)交替涂搽治疗36例。结果:36例患者,10~20日全部治愈:(《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6期)

    4.急性阴部湿疹:本方加味浸泡坐浴治疗48例,疗程2个月:疗效评价以皮肤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为痊愈;皮损未完全愈合,瘙痒明显缓解为好转。结果:治愈32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陕西中医》2002年第3期)

    5.寻常型脓疱疮(俗称“天疱疮”“黄水疮”):本方加昧外敷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69例,与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68例对照,疗程7日。疗效评价以皮疹全部消退为治愈,无新起脓疱、水疱,皮疹干涸结痂,消退皮损达50%以上为好转。结果:治疗组治愈61例,好转8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3例,好转20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为77.9%。(《健康必读旬刊》2013年第1期)

    6.尖锐湿疣:激光术后加三黄冼剂治疗34例,与单纯激光术治疗26例对照,疗程7日。疗效评价以所有病变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外形为痊愈;70%以上病变消失为显效;30%以上病变消失,不足70%为有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4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总显效率治疗组88.2%,对照组73.1%。随访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17.2%,对照组65.2%。(《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第1期)

    方解

    三黄洗剂主要用于治疗湿毒浸润诸外证。方用大黄、黄柏、黄芩、苦参,集苦寒煤湿于一炉,共奏清热消肿、止痒敛湿之功。用时,须将瓶中药液摇匀,外搽后,宜采用暴露疗法。头面部用药,注意勿使其直接触及口腔、眼、鼻黏膜。小儿皮肤稚嫩,不宜加入薄荷酊、九一丹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慢性湿疹、足癣、妊娠性痒疹、汗疱疹、宫颈糜烂、婴儿湿疹(奶癣)等病症。实验研究表明,黄柏、大黄、苦参均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大黄在体外对各类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方歌

    三黄洗剂现代方,大黄黄柏并黄芩,再加苦参各等分,清热燥湿收敛强。

    摘录现代·《中医外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更多中药材
  • 别名万灵丹(《济阳纲目》卷一)。处方茅术240克 全蝎 石斛 明天麻 当归 甘草(炙)川芎 羌活 荆芥 防风 麻黄 北细辛 川乌(汤泡,去皮)草乌(汤泡,去皮、尖)何首乌各30克 明雄黄18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药30克作4......
  • 《宣明论方》卷七:保安丸处方川大黄90克(新水浸一宿,蒸熟,切片,焙)干姜30克(炮)大附子15克(去皮、脐)鳖甲45克(好醋300毫升,炙令干)制法上为末,取三年米醋800毫升,先煎400毫升,然后和药,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症积。心腹......
  • 别名保安丸处方附子(炮)1两,当归1两,陈皮(去白)1两,干姜(炮)1两,蜀椒(去子)半两,厚朴(去皮,以姜汁炙令香熟)半两,吴茱萸半两,舶上硫黄1分(另研至细)。制法上为细末,硫黄末和匀,以米醋和作剂,分为两团,别用白面半斤裹药令匀,如烧......
  • 处方半夏半两,天南星半两,牵牛1两,大黄半两,黄柏1两半,蛤粉1两,巴豆4个(一方无巴豆有干姜)。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补养气血,宣行荣卫。主久新诸嗽,或上逆涎喘,短气痰鸣,咽干烦渴,大小便涩滞,肺痿劳劣,心腹痞满急痛,膈......
  •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甘草5钱,南星(炮)5钱,白附子5钱,代赭石(煅,醋淬)1两,蛇含石(煅)2钱。制法上为末,端阳日粽捣为饼,计重1钱。功能主治吐、泻、惊、疳;吐泻日久,恐传慢惊。用法用量每服1饼,吐,生姜汤送下;泻,米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