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内补黄耆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内补黄耆汤处方

    黄耆 当归 芍药 干地黄 半夏各9克 茯苓 人参 桂心 远志 麦门冬 甘草 五味子 白术 泽泻各6克 干姜12克 大枣30枚

    制法

    上十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治妇人气血两虚,身体疼痛,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饮食,并诸虚少气,心悸不安。

    用法用量

    用水1.5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内补黄耆汤处方

    黄耆(盐水拌炒)6克 熟地黄(酒拌)人参 茯苓 甘草(炙)各1.5克 芍药(炒)川芎 官桂 远志(去心,炒)当归(酒拌)各2.4克 麦门冬(去心)1.5克

    功能主治

    治痈疽溃而反痛者。

    用法用量

    上为一剂。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取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明·《外科发挥》:内补黄芪汤组成

    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人参、茯苓、甘草、麦门冬、肉桂、远志、生姜、大枣各五分(各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补益气血,养阴生肌。

    主治

    主治痈疽溃后,气血皆虚,溃处作痛,倦怠懒言,间或发热,经久不退,脉细弱,舌淡苔薄。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糖尿病病足、失眠等病症。

    1.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组58例在一般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内补黄芪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8例单纯常规治疗。疗程为3日,以体温降至正常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愈率79.3%,总有效率94.8%;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治愈率13.8%,总有效率63. 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陕西中医》2013年第8期)

    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本方加味治疗50例,疗程为6周,以胃部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判断疗效改善情况。结果:显效3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显效病例中复发2例,复发率10%。(《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56例采用西医清除病灶,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口服内补黄芪汤加味。结果:56例患者经治疗,全部获得愈合。患者自觉精神好,食欲增多,白细胞及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患处伤口红肿消失,窦道闭合时间最长2个月,最短15日。(《四川中医》2010年第5期)

    4.糖尿病痛足:98例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内补黄芪汤治疗。疗程为15天,以溃疡及疼痛的改善程度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愈59例(60%),好转35例(36%),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4年第1期)

    5.失眠:以本方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64例,疗程为1个月,以睡眠时间的恢复判断疗效。结果:治愈25例,占39.1%;显效36例,占56.3%;无效3例,占4.7%;总有效率95.4%。(《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1期)

    方解

    本方所治诸证,皆由气血两亏所致。故本方之旨意在气血双补、阴阳并调,用四君子汤去白术以补气健脾,四物汤养血补肝;黄芪、肉桂益气助阳,可收阳生阴长之效;麦门冬养心除烦,护阴以配阳;远志宁心安神,用在内补黄芪汤的另一作用是:“长肌肉……治一切痈疽”。诸药配合,共使气血充盛,促其腐祛肌生,疮口收敛。如疼痛,加乳香、没药以定痛;硬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消硬。

    方歌

    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

    摘录明·《外科发挥》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泡)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去白)1钱半,生姜1钱半。功能主治消饮止呕,和中顺气。主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半,煎1盏,去滓,临卧服。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
  • 处方半夏2两,附子1分,赤茯苓1分,白术1分,人参1分,黄橘皮1分,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痰饮呕吐。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水煎,空心服。心躁者,去丁香;饮甚者,加细辛,葶苈1分,枳实4个。摘录《鸡峰》卷十八......
  • 处方半夏7个(汤泡7次,每次百沸,候冷用手搓去滑),全青橘皮4个,枣子5个,乌梅5枚,草果子2枚,生姜2块(草果大),甘草2寸(炙黄)。制法上并洗净,烂捶碎。功能主治岚瘴及一切疟疾。用法用量同入砂瓶内,用水1大碗,以湿纸盖头及嘴,以文武火煮......
  • 处方半夏1钱5分,真藿香1钱,干姜(炒)1钱,甘草5分,白茯苓1钱,广陈皮1钱,白术1钱(炒)。功能主治痰邪留于胸膈,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进饮粥,便欲吞酸者;瘟疫下后,脉静身凉,不渴不燥,胃寒呕逆。用......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半夏补心汤处方半夏12克 宿姜10克 茯苓 桂心 枳实 橘皮各6克 白术8克 防风 远志各4克制法上九味,叹咀。功能主治温胃健脾,理气化饮。主脾胃虚弱,寒饮内停,脘腹胀满,悲忧不乐,夜多异梦。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