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茅花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茅花汤处方

    茅花一大把

    功能主治

    治伤寒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即愈。如无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外台》卷二引《小品方》:茅花汤别名

    茅根汤、茅花散

    处方

    茅花1大把(若无茅花,取茅根代之)。

    功能主治

    鼻衄,吐血,血痢。

    用法用量

    茅根汤(《伤寒大白》卷二)、茅花散(《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各家论述

    《伤寒大白》:茅性清凉,根能凉血止烦,花苗专凉上焦之血,故治衄。

    摘录《外台》卷二引《小品方》《痘疹全书》卷下:茅花汤处方

    当归、茅花、生地、栀子仁、黄芩。

    功能主治

    疹发热衄者。

    用法用量

    《杂病源流犀烛》有玄参。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准绳·幼科》卷六:茅花汤处方

    茅花、真郁金、生地黄、栀子仁、黄芩。

    功能主治

    小儿麻疹失血。

    用法用量

    水煎,调百草霜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中国医学大辞典》引《沈氏尊生书》:茅花汤处方

    茅花、防风、荆芥、甘草、牛蒡子(炒)、生姜。

    功能主治

    衄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引《沈氏尊生书》《种痘新书》卷十一:茅花汤处方

    茅花、归尾、丹皮、生地、甘草、玄参、百草霜。

    功能主治

    衄血。

    用法用量

    原书卷十二有竹茹,无玄参。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嵩崖尊生》卷六:茅花汤处方

    茅花1钱,辛夷5分,当归3钱,生地3钱,白芍2钱,木通6分,荆穗(酒炒黑存性)1钱。

    功能主治

    鼻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

    服后仰卧。立止。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赤水玄珠》卷二十八:茅花汤处方

    茅花、归头、丹皮、生地、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麻痘鼻衄。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2钱。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下羊肝酱同取清汁,入胡椒5钱。另羊肉切片,羊尾子1个,羊舌1个,羊腰子1付,各切甲叶,蘑菇2两,白菜一同下清汁、盐、醋调和。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处方真芝麻油2斤4两(浸后药,春5、夏3、秋7、冬10日),当归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白芷1两,肉桂1两,木鳖仁49粒,蓖麻仁25粒,巴豆仁49粒,穿山甲7大片,槐枝30寸,柳枝30寸。制法上药油浸足日期,用文武火煎至药焦为度。以3-5......
  • 《重订严氏济生方》:阿魏丸处方木香(不见火)槟榔各15克 胡椒 阿魏(用醋化开,旋入)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积、肉积,心腹臌满,结块疼痛。或引胁肋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者。用法用量每......
  • 处方川芎 当归 白术 赤茯苓 红花 阿魏 鳖甲尖(酥炙,研)各3克 大黄(酒炒)24克 养麦面30克(微炒)制法上药共为末。功能主治痞癖初起,腹中觉有小块,举动牵引作疼,久则渐大成形。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好酒酌量调稀服。摘录《外科正宗......
  • 《中国药典》:阿魏化痞膏处方香附20g 厚朴20g 三棱20g 莪术20g 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 大蒜20g 使君子20g 白芷20g 穿山甲20g 木鳖子20g 蜣螂20g 胡黄连20g 大黄20g 蓖麻子20g 乳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