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木香槟榔丸

    《中国药典》:木香槟榔丸处方

    木香50g 槟榔50g 枳壳(炒)50g 陈皮50g 青皮(醋炒)50g 香附(醋制)150g 三棱(醋制)50g 莪术(醋制)50g 黄连50g 黄柏(酒炒)150g 大黄150g 牵牛子(炒)200g 芒硝100g

    性状

    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炮制

    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注意

    孕妇禁用。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木香槟榔丸别名

    槟榔木香丸(《赤水玄珠》卷九)。

    处方

    郁李仁 皂角(酥炙)半夏曲各60克 槟榔 枳壳(麸炒)木香 杏仁(去皮、尖)青皮(去白)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另用皂角120克,以浆水搓揉熬膏,更入熬蜜少许和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痰食停积,三焦气滞,脘腹痞满,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每用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儒门事亲》卷十二:木香槟榔丸处方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莪术(烧)黄连(麸炒)各30克 黄柏 大黄各90克 炒香附 牵牛子各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治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以及赤白下痢,里急后重等。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煎汤送下。

    备注

    方中木香、香附通行三焦气滞;青皮、胨皮疏理肝胃之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槟榔,牵牛下气导滞;莪术破血中滞气;大黄攻积通便。诸药配伍,共奏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

    按:《御药院方》卷四载本方有枳壳。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川升麻1两,赤茯苓1两,羌活1两,绵黄耆(锉)1两(去芦须),人参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生肌宽肠,导热利小便,快膈。主疮疹。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紫草、薄荷各少许,煎......
  • 处方紫草5分,木通5分,蝉蜕3分,防风3分,甘草2分。制法上细切。功能主治疮出不快。用法用量水1钟,煎5分,温服。摘录《医学正传》卷八引汤氏方......
  • 处方陈皮1两5分,半夏(制)1两5分,白茯苓1两5分,枳实(炒)1两5分,竹茹1两5分,麦冬(去心)1两5分,圆眼肉1两5分,石膏1两5分,人参5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得眠。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温服,滓再煎服。摘录《良朋......
  • 处方人参5分,五味子9分,麦冬1钱,酸枣仁1钱(炒,研),山药1钱,茯苓1钱,阿魏1钱。功能主治弱人肾虚不能纳气,气不归元而喘。用法用量煎成,冲化阿胶服。摘录《简明医彀》卷四......
  • 处方白豆蔻1钱,苏子1钱,藿香1钱,胆星8分,陈皮8分。功能主治吐清痰者。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不拘时候。摘录《玉案》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