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木瓜丸

    《中国药典》:木瓜丸处方

    木瓜80g 当归80g 川芎80g 白芷80g 威灵仙80g 狗脊(制)40g 牛膝160g 鸡血藤40g 海风藤80g 人参40g 制川乌40g 制草乌40g

    性状

    为糖衣浓缩丸,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至黑褐色;味酸、苦。

    炮制

    以上十二味,木瓜、威灵仙、鸡血藤、牛膝、制川乌、制草乌、人参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当归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包糖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禁用。

    规格

    每10丸重1.8g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太平圣惠方》卷三:木瓜丸处方

    木瓜5颗(大者)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熟艾15克(锉,微炒)木香15克 桂心30克 诃黎勒皮30克(煨)人参15克(去芦头)肉豆蔻15克(去壳)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白术30克 高良姜15克(锉)盐60克(湿纸裹,烧令通赤)

    制法

    上件药捣罗为末,切木瓜头,去瓤,纳诸药末,即以截下木瓜盖上,以竹钉签定,于甑中蒸令烂热,木臼中入软蒸饼相和捣,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肝经风冷,转筋入腹,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木瓜丸处方

    木瓜30克(干者)赤茯苓30克 冰香15克 桂心7.5克 沉香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30克 柴胡30克(去苗)高良姜30克(锉)赤芍药15克 槟榔60克 吴茱萸22.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脚气。心腹胀满,脚膝浮肿,上气喘促。

    用法用量

    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木瓜丸处方

    熟干地黄(洗,焙)陈皮(去瓤)乌药各120克 黑牵牛子90克(炒)石南藤 杏仁(去皮、尖)当归 苁蓉(酒浸,焙)木瓜 续断 牛膝(酒浸)各60克 赤芍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经虚弱,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肿痒,注破生疮,脚心隐痛,筋脉拘挛,或腰膝缓弱,步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二便秘涩,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木瓜煎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更多中药材
  • 处方条芩(实者)、白术、归身、砂仁(连壳炒,研)、枳壳、甘草、大腹皮(黑豆水煮3-5次)、陈皮、桑树上羊儿藤。功能主治孕妇痘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处方当归2钱,白术(蜜炙)1钱5分,黄芩(酒炒)1钱,白芍(酒炒)1钱,砂仁(炒,去衣)1钱,茯苓1钱,川断(酒蒸)1钱,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妊娠六月胎气不和,卒有所动不安,或腹痛,或胀闷。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服;6日进1服。摘录《叶氏......
  • 处方桑上寄生5分,白术5分,茯苓4分,甘草10分(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妊娠流下,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若人壮者,可加芍药8分;若胎动不安,腹痛端然有所见,加干姜4分。注意忌海藻、菘菜、酢物、桃、李、......
  • 处方干姜1分,当归2分,芎2分,胶4分。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妊娠腹痛,心胸胀满不调。用法用量每服5丸,日3次。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
  •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安胎当归汤处方当归 阿胶(炙)芎藭 人参各6克 大枣(擘)4枚 艾6克功能主治妇女妊娠五月,举动惊愕,胎动不安,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者。用法用量上药以酒、水各3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内胶令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