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鹿角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鹿角散处方

    鹿角60克 甘草15克

    制法

    上药研末过筛。

    功能主治

    治妇人乳痈或疮,久不愈,出脓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用鸡子黄加温,调敷患处,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济阴纲目》卷十一:鹿角散处方

    鹿角(烧灰,出火毒)。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产后虚火载血,以致血晕。

    用法用量

    用好酒、童便调灌下。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一《普济方》卷二二三:鹿角散处方

    鹿角(锉,为屑)。

    功能主治

    轻身益气,强骨髓,补绝伤。主

    用法用量

    上用白蜜5升淹之,微火熬令小变,晒干,更捣筛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三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四:鹿角散处方

    鹿角屑1两。

    功能主治

    妊娠热病,胎夭腹中。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盏,入葱白5茎,豉半合,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四《圣惠》卷九十三:鹿角散处方

    鹿角1两,定粉半两,密陀僧半两,黄丹半两,白矾半两。

    制法

    上药入瓶内,烧令通赤,放冷取出,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圣惠》卷九十四:鹿角散处方

    鹿角屑10两,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令人少睡,补益气力。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四《圣济总录》卷一三八:鹿角散处方

    鹿角(烧灰)5两。

    制法

    上为细散。炼猪脂调和。

    功能主治

    赤黑丹。

    用法用量

    涂患处,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圣济总录》卷一八○:鹿角散处方

    鹿角末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重舌,舌强不能收唾。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敷舌上,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鹿角散处方

    上党人参4分,鹿角(去上皮,取白处作末,炒令黄,秤)2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老人患积痢不断,兼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平旦粥清饮调下,1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千金》卷二十三:鹿角散处方

    鹿角3分,甘草1分。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妇人乳生疮,头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

    用法用量

    和以鸡子黄,于铜器中,置于温处,灸上敷之,1日2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圣惠》卷七十一:鹿角散处方

    鹿角2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乳痈成疮,久不愈,脓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

    用法用量

    用鸡子白和,于铜器中暖令温,敷患处。5-7易即愈。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医心方》卷二十八引《洞玄子方》:鹿角散处方

    鹿角4分,柏子仁4分,菟丝子4分,蛇床子4分,车前子4分,远志4分,五味子4分,苁蓉4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阳痿不起,精自引出,小便余沥,腰背疼冷。

    用法用量

    每服5分匕,食后服,日3次。不知,更加方寸匕。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八引《洞玄子方》《直指》卷十:鹿角散处方

    鹿角屑1两,鹿茸(去皮,酥炙)1两,白茯苓3分,人参半两,白茯神半两,桑螵蛸(蒸,焙)半两,芎半两,当归半两,故纸(炒)半两,龙骨(别研)半两,新韭子(酒浸1宿,焙)半两,柏子仁(去壳)1分,甘草(炙)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脏腑久虚,梦泄。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粳米100粒,水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十方出《肘后》卷五,名见《圣惠》卷六十四:鹿角散处方

    鹿角5两,白敛1两,牡蛎4两,附子1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月扁)。

    用法用量

    和苦酒涂帛上,贴肿处,燥复易。

    摘录方出《肘后》卷五,名见《圣惠》卷六十四《外科正宗》卷七:鹿角散处方

    鹿角尖3寸。

    制法

    用炭火煅稍红存性,碾末。

    功能主治

    乳痈新起,结肿疼痛,憎寒发热,但未成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食后用热酒1茶钟调服;甚者再1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七《千金》卷二十五引《肘后方》:鹿角散处方

    鹿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从高堕下,若为重物所顿迮,得瘀血者。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五引《肘后方》《圣惠》卷六十五:鹿角散处方

    鹿角1两(烧灰),腻粉半两,百合半两(生研),木槿花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一切恶疮不愈者。

    用法用量

    入腻粉、百合,生油调涂,1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千金》卷六:鹿角散处方

    鹿角长1握,牛乳3升,芎3两,细辛3两,天门冬3两,白芷3两,白附子3两,白术3两,白敛3两,杏仁2-7枚,酥3两。

    功能主治

    令百岁老人面如少女光泽洁白。主

    用法用量

    本方改成膏剂,名“鹿角膏”(见《圣惠》)。

    摘录《千金》卷六《圣惠》卷十四:鹿角散处方

    鹿角屑1两,芎3分,当归1两(锉,微炒),白茯苓3分,麋角屑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损,夜梦泄精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薤白3-7茎,生姜半分,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圣惠》卷三十:鹿角散处方

    鹿角屑2两,韭子1两(微炒),芎3分,白茯苓1两,当归3分(锉,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不足,梦与鬼交,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

    忌生冷、油腻、大肉、酸物。

    摘录《圣惠》卷三十《魏氏家藏方》卷十:鹿角散处方

    乌贼膏半两,白龙骨(煅;并别研)半两,牡蛎粉半两,龟甲1两(米醋炙焦黄),鹿角2两(镑,入酥少许拌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血海虚损。经水不止,漏下白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食前煎乌梅、甘草、生姜汤调下,温酒米饮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鹿角散处方

    鹿角屑。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诸脏虚邪,夜卧恍惚,精神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指撮,酒调服,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更多中药材
  • 别名至宝锭子处方留白广陈皮1两(炒),莱菔子(拣红润者,洗净,晒干)1两(炒),蓬术1两(炒),三棱1两(炒黄),麦芽(炒熟,另磨净末)1两,厚朴1两(姜汁炒),苍术1两(炒深黄),香附子1两(炒),草豆蔻(拣粗绽者)1两(炒),鹅眼枳实(......
  • 《普济方》卷三九六:保婴艾叶汤处方陈艾叶(炒)1两,当归1两,干姜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制)半两,肉豆蔻半两,草果半两,良姜1两,丁香1两,甘草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冷痢肚痛。用法用量粟米煎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永类钤方》卷二......
  • 处方甘草(半生半熟)3钱,黄连(去枝梗)3钱,黄柏(去皮,蜜水炒)2钱,辰砂(水飞)2钱。制法上为细末,腊月雪水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胎热,胎惊,胎黄,脐风,丹瘭疮疹,一切胎毒。用法用量未满周岁者半丸,周岁者1丸,灯心煎汤化下。各家论述方......
  • 处方大黄1两5钱,甘草1两,朱砂面3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5分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功能主治清热、镇惊、导滞。主小儿急热惊风,实热目赤,口疮,便燥,小便赤黄。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周岁小儿酌减,白开水化服。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 处方僵蚕5钱,朱砂4钱,胆星2钱,天竺黄3钱,川贝母2钱,雄黄1钱5分,金箔10张,法夏2钱,琥珀2钱,甘草1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急热惊风,痰涎壅盛。用法用量周岁以下每服1分,周岁以上酌增,白开水送下。注意脾虚泄泻忌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