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羚羊角饮子

    《审视瑶函》卷三:羚羊角饮子处方

    羚羊角(锉末)犀角(锉末)防风 桔梗 茺蔚子 玄参 知母 大黄(炮)草决明 甘草(减半)黄芩(炒)车前各等分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治眼目外障,红赤肿胀,流泪,眵多粘稠,沙涩不适,头痛,珠痛胀急者。

    用法用量

    用水4C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羚羊角饮子处方

    羚羊角2两,人参1两,茯苓1两,大黄1两,天门冬1两,黑参1两,黄芩1两,车前子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眼目疼痛外障。初患之时,忽然发动,疼痛如锥刺,睑皮亦如火炙。

    用法用量

    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浑,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医略六书》卷三十:羚羊角饮子处方

    羚羊角1钱半,青防风1钱半,甜桔梗8分,西羌活1钱半,肉桂1钱半(去皮),软柴胡8分,制大黄3钱。

    功能主治

    产后刚痉,脉紧数大者。

    用法用量

    上水煎,去滓,入地黄酒1杯,温服。

    各家论述

    产后风中于经,热蓄于腑,而筋燥挛急,故口噤头摇,用弓反张,身热无汗,谓之刚痉。羚羊清风热之内炽,防风疏风邪之外淫,羌活疏百节之风,柴胡疏腠理之风,桔梗清咽膈以发声,桂心温营血以发汗,制大黄下阳明之结热以除痉也。水煎入地黄酒一杯,使风邪外解,则结热自化而营阴暗复,筋脉柔和,何口噤、头摇、龟弓反张之不退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秘治眼科龙木论》卷六:羚羊角饮子处方

    羚羊角1两5钱,黄耆2两,茺蔚子2两,黄芩1两,天门冬1两,黑参1两,知母1两,桔梗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眼赤膜下垂外障。

    用法用量

    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治眼科龙木论》卷六《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羚羊角饮子处方

    羚羊角1两,五味子1两,细辛1两,大黄1两,知母1两,芒消1两,防风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实热急疳,黑翳如珠外障。

    用法用量

    以水1盏,散1钱,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羚羊角饮子别名

    黑风羚羊饮

    处方

    羚羊角1两,羌活1两,黑参1两,细辛1两,桔梗1两,黄芩1两,柴胡1两,车前子1两半,茺蔚子1两半,防风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黑风内障。

    用法用量

    黑风羚羊饮(《金鉴》卷七十七)。本方用法,原作丸剂,与方名不符,据《金鉴》改。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圣惠》卷七十九:羚羊角饮子处方

    羚羊角屑1分,竹叶3-7片,小麦半合,麦门冬半两(去心),大枣5枚,生姜1分,赤茯苓半两。

    制法

    上锉细和匀,分为二服。

    功能主治

    产后心胸烦渴不解。

    用法用量

    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浑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博济》卷三:羚羊角饮子处方

    羚羊角2两(1对,镑取细末),车前子2两,决明子2两,防风2两,川升麻2两,绵黄耆2两,川大黄2两,黄芩2两,芒消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斑疮后,翳膜忽生;风毒眼目暴赤等。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2盏,煎至1盏半。凡欲服药时,先将药末以水浸1宿,次日以此水并药同煎熟,倾入瓷瓶内,用油单纸封系,悬在井中1宿,至次日取出,微暖动,临卧时徐徐呷下。不得睡枕头,至明见效。如势不可缓,急要服者,空心、日午各1服。

    摘录《博济》卷三
更多中药材
  •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
  • 《兰室秘藏》卷上:半夏厚朴汤处方红花5厘,苏木5厘,吴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黄连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苍术3分,白茯苓3分,泽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生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当归梢4分,猪苓4分,......
  • 处方白矾(枯过)十五两,半夏(汤洗去滑.姜汁罨一宿)三斤。炮制上捣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忪而热,涕唾稠粘,并皆治......
  • 处方半夏(汤去滑)3分,干葛3分,细辛3分,白术3分,茯苓3分,桂心(不见火)3分,防风3分,干姜(炮)3分,黄芩3分,小草3分,甘草(炙)3分,柴胡3分,麦门冬(去心)3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足少阳经为风寒暑湿流注,发热,腰胁痛,头疼,......
  • 处方半夏、干葛、细辛、白术、茯苓、桂、柴胡、麦冬。功能主治脚气,邪中少阳,口苦胁痛,面垢,体无膏泽,头目颔锐痛。摘录《脉因证治》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