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羚羊角饮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屑 栀子仁 冬葵子(炒)各30克 青葙子 红蓝花(炒)麦门冬(去心,焙)大青 大黄(锉,炒)各15克

    制法

    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治血淋,小便出血,热结涩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圣济总录》卷六十九: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镑)1两半,桂(去粗皮)2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呕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冷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圣济总录》卷一六三: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2两(镑),红蓝花2两,牛膝(酒浸,切,焙)2两,桂1两(去粗皮),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4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腰痛,举动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圣济总录》卷一六二:羚羊角饮别名

    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桂1两(去粗皮),芍药1两,大腹皮1两(锉),芦根1两(洗,锉),甘草1两(炙),当归(切,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伤寒壮热,胸膈烦闷渴躁。

    用法用量

    羚羊角散(《普济方》卷三五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圣济总录》卷一五七: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屑半两,芍药1两,枳实(去瓤,麸炒)3分,人参1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半产后心烦闷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羚羊角饮别名

    羚羊角饮子、圆翳羚羊饮

    处方

    羚羊角(镑)3两,防风(去叉)2两,车前子1两,细辛1两(去苗叶),人参1两,知母1两(焙),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圆翳内障。

    用法用量

    羚羊角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圆翳羚羊饮(《金鉴》卷七十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圣济总录》卷一○八: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3分(镑),菊花3分,羌活(去芦头)3分,漏芦半两(去芦头),胡黄连半两,玄参半两,升麻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眼不见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外台》卷十引《延年秘录》: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屑2两,贝母3两,生姜3两,茯苓3两,橘皮2两,人参2两,芍药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肺热,胸背痛,时时干咳,不能食。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3次温服,每服如人行8-9里久更服。

    注意

    禁生冷、蒜、面醋。

    摘录《外台》卷十引《延年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3分(镑),甘草(炙,锉)3分,独活1两半(去芦头),山栀子仁1两半,防风(去叉)1两,枳壳1两1分(去瓤,麸炒),黄耆1两1分(炙,锉),蒺藜子1两1分(炒),丹参1两1分(去苗土,微炙),玄参1两1分,木通(锉)1两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大风癞。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每日早食后及夜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羚羊角饮别名

    羚羊角汤

    处方

    羚羊角1两(镑),地骨皮1两(洗),人参1两,羌活1两(去芦头),车前子1两,玄参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青风内障。

    用法用量

    羚羊角汤(《科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圣济总录》卷八十三:羚羊角饮别名

    犀角饮子

    处方

    羚羊角半两(镑),羌活半两(去芦头),桂半两(去粗皮),牛膝半两(酒浸,切,焙),白茯苓半两(去黑皮),杏仁半两(去皮尖双仁,研),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麻黄半两(去根节),大腹皮半两,大黄(煨)半两,葶苈子1分(纸上炒),木香1分,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焙),白术1分,防风1分(去叉),枳壳1分(去瓤,麸炒),甘草(炙,锉)1分,槟榔半两,白附子(炮)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分为八服,若高年或脏腑虚冷即分作十六服。

    功能主治

    干湿脚气。

    用法用量

    犀角饮子(《鸡峰》卷四)。

    脚刺痛,加肉桂、附子、牛膝、羌活各1分;大便涩,加大黄、滑石末各2钱;筋脉拘急,加紫苏、牛膝各1分;脚转筋,加木瓜、牛膝各半两;攻作浮热,加麻黄、石膏各半两,微得开立愈;气攻心,加槟榔半两,木香1分。

    注意

    忌湿面、炙煿、动风等毒物。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圣济总录》卷一○三: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屑1两,细辛(去苗叶)1分,甘菊花3分,葳蕤3分,芎3分,人参3分,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去黑心),栀子仁半两,防风半两(去叉),甘草(生)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肝脏风毒上冲,眼赤肿痛难开,头额偏疼。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圣济总录》卷九十二:羚羊角饮处方

    羚羊角1两(镑屑),赤茯苓(去黑皮)1两,木通(锉)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生干地黄(切,焙)1两,薏苡仁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肾气不足,客热内乘,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更多中药材
  • 别名丹砂丸处方朱砂(研)1两,麝香(研)2钱,巴豆(去皮,出油,研)2分,斑蝥(去头足,炒半生半熟)1分,雄黄1分,蜈蚣(一生、一炙)2条,黄药子(研)1钱,山豆根(杵末)1两,续随子(去皮,生用,研末)1钱。制法上药各入乳钵内,研末,于5......
  • 处方软石膏1两,川乌3钱,草乌3钱,花椒3钱。功能主治风牙肿痛。用法用量上俱生用为末。擦牙漱口。吐之立已。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保生丸处方黑豆1升(炒熟,去皮),香附子末4两半,干姜(炮)1两,生干地黄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初受胎时,胎气不安,多卧少起,不进饮食;或胎漏下血不止,或下黄赤汁,腰腹痛重。......
  • 《回春》卷四:保生丹处方嫩乌药1两,益智仁1两,朱砂(另研,水飞过,留一半为衣)1两,干山药2两。制法上药各为末,将山药打糊为丸,如不成,再加些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夜梦遗精,旬无虚夕,或经宿而再者。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盐汤......
  •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芩、白术、人参、茯神、黄耆、甘草、紫菀、五味、桔梗、木通、香附、陈皮。功能主治养血安胎。主妊娠不语非病者。各家论述是方以四物、芩、术养血凉血,清热安胎;四君、菀、桔、五味补气益肺;附、陈通利三焦;木通开益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