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漏芦丸

    《准绳·疡医》卷五:漏芦丸处方

    漏芦1两,枳壳(麸炒,去瓤)3两,苦参3两,防风、川大黄、乌蛇。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瘾疹。

    用法用量

    方中后三药用量原缺。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圣济总录》卷八十三:漏芦丸处方

    漏芦3两,葳蕤(焙,切)3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两,苦参4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秦艽(去苗土)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防己1两,玄参3两,白术1两半,黄耆(锉)1两半,大黄(锉,炒)3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轻腰脚,通肠胃,去肺中热毒。主脚气肿满生疮,积年不愈,或饮酒塞滞,散在腠理;及风痒疥癣,毒气下注。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恶实根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圣济总录》卷八十七:漏芦丸处方

    漏芦(去芦头)1两,艾叶(去梗,炒)4两。

    制法

    上为末,用米醋3升,入药末一半,先熬成膏,后入余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用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圣惠》卷九十三:漏芦丸处方

    漏芦2两,猪肝1两(煿干),楮树根白皮1两(锉)。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无辜疳痢,羸弱,不欲饮食;及腹内虫动作,多吐清水。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温水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圣济总录》卷五十一:漏芦丸处方

    漏芦(去芦头,生)半两,毕茇(生)半两,木香半两,干蝎(头尾足全者,炒)半两,阿魏1分(用醋化面和作饼,慢火炙),硇砂1分(别研)。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元脏。主肾虚冷。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煨葱酒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圣惠》卷四十五:漏芦丸处方

    漏芦1两,葳蕤1两,槟榔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防风半两(去芦头),独活半两,秦艽1两(去苗),五加皮3分,赤芍药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耆3分(锉),黄芩半两,乌蛇3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脚气肿盛,生疮久不愈,脓血长流,疼痛发歇。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更多中药材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苍术、橘皮、半夏曲、厚朴(姜制)、藿香,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解散寒邪。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换......
  •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不泻内消丸处方橘皮96两,砂仁16两,厚朴(炙)32两,麦芽(炒)32两,山楂64两,三棱(炒)16两,神曲(炒)30两,莪术(炙)16两,枳壳(炒)64两,香附(炙)32两,木香8两,青皮(炒)16两,莱菔子(炒)......
  • 《圣惠》卷十:不灰木散处方不灰木1两(用牛粪火烧通赤),延胡叶半两,子芩半两,黄药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甘菊花半两,羌活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得汗及未得汗,烦躁闷乱。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淡浆水1中盏,煎至6分,和滓温服,不......
  • 处方川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半,川白姜(湿纸煨)1两半,肉豆蔻1两半,(面裹煨)1两半,白术(炒)1两半,附子(去皮脐,切小块,姜汁罨1宿,炒)1两,肉桂(去粗皮)1两,丁香1两,荜茇7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
  • 处方苍术4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1斤用椒3两,去白炒黄,去椒;1斤用盐3两炒黄,去盐;1斤用好醋1升,煮泣尽;1斤用好酒1升,煮泣尽),何首乌2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3升,干枣2升,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