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凉血地黄汤

    《脾胃论》卷中:凉血地黄汤处方

    黄柏(去皮,锉,炒)知母(锉,炒)各3克 青皮(不去皮、瓤)槐子(炒)熟地黄 当归各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养血凉荣,治湿热下注,肠澼下血。

    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如小便涩,脐下闷,或大便则后重,调木香、槟榔细末各1.5克。

    摘录《脾胃论》卷中《外科大成》卷二:凉血地黄汤处方

    归尾4.5克 生地6克 赤芍3克 黄连(炒)6克 枳壳3克 黄芩(炒黑)3克 槐角(炒黑)9克 地榆(炒黑)6克 荆芥(炒黑)3克 升麻1.5克 天花粉2.4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治湿热侵入直肠,血络损伤,痔疮肿痛出血。

    用法用量

    用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三四剂,则痛止肿消,更外兼熏洗。

    备注

    一剂加生柏叶6克。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治痘全书》卷十四:凉血地黄汤处方

    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白术、升麻、甘草、黄连、人参、山栀、玄参。

    功能主治

    室女痘,经水不止,热入血室。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四《寿世保元》卷四:凉血地黄汤处方

    犀角(乳汁磨,临服入药内;或挫末煎)4分,生地黄(酒洗)1钱,牡丹皮2钱,赤芍7分,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黄柏(酒炒)5分,知母1钱,玄参1钱,天门冬(去心)1钱,扁柏叶3钱,茅根2钱。

    功能主治

    虚火妄动,血热妄行,吐血、衄血、溺血、便血。

    用法用量

    上锉。水煎,入10汁饮同服。

    吐血成块,加大黄1钱,桃仁10个(去皮尖,研如泥);衄血,加栀子、沙参、玄参;溺血,加木瓜、牛膝、条芩、荆穗、地榆,倍知、柏;便血,加黄连、槐花、地榆、荆穗、乌梅;善酒者,加葛根、天花粉。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兰室秘藏》卷中:凉血地黄汤别名

    生地黄汤、地黄汤

    处方

    黄芩1分,荆芥穗1分,蔓荆子1分,黄柏2分,知母2分,藁本2分,细辛2分,川芎2分,黄连3分,羌活3分,柴胡3分,升麻3分,防风3分,生地黄5分,当归5分,甘草1钱,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

    妇人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而致血崩。

    用法用量

    生地黄汤(《杏苑》卷八)、地黄汤(《女科秘要》卷四)。

    各家论述

    《济阴纲目》:血属阴,阴不自升,故诸经之血,必随诸经之气而后升;若气有所陷,则热迫血而内崩矣。故用黄柏以清下焦胞络之火;心者火之主也,故又以生地、黄连以治火之原;知母、黄芩滋水之母;归尾破瘀,红花生血,所谓去故生新也;川芎行血海之余,蔓荆凉诸经之血,而风药者,皆所以升诸经之气也,诸经之气升,则阴血不得不随之而起矣。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外科正宗》卷三:凉血地黄汤处方

    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黄连5分,地榆5分,人参5分,山栀5分,天花粉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

    脏毒已成未成,或肿不肿,肛门疼痛,大便坠重,或泄或秘,常时便血,头晕眼花,腰膝无力。

    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食前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袖珍》卷三引《经验方》:凉血地黄汤别名

    凉血地黄散

    处方

    生地黄、赤芍药、当归、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

    荣中有热及肺壅鼻衄生疮,一切丹毒。

    用法用量

    凉血地黄散(《普济方》卷一八九)。

    鼻衄,加蒲黄、黄芩;丹毒,加防风。

    摘录《袖珍》卷三引《经验方》《青囊全集》卷上:凉血地黄汤处方

    小生地黄5钱,牡丹1钱5分,生栀子1钱5分,黄芩1钱,归尾1钱5分,丹参2钱,槐花3钱,生地榆1钱,辛夷1钱。

    功能主治

    血分有热,鼻血不止,吐血,下血,腹痛。

    用法用量

    童便或白马尿兑服。

    摘录《青囊全集》卷上《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凉血地黄汤处方

    生地4钱,白芍2钱,丹皮1钱,犀角1钱(要尖子佳),黄芩2钱,甘草5分,栀子(炒)2钱,黄连1钱,川柏2钱。

    功能主治

    胃热盛吐血、衄血、嗽血、便血、蓄血如狂,漱水不欲咽及阳毒发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片玉痘疹》卷十二:凉血地黄汤处方

    黄连、生地、玄参、归尾、甘草、山栀仁。

    功能主治

    痘收靥后毒入于里,迫血妄行,致衄血、吐血、便血、溺血。血箭。血痣内热甚而迫血妄行,出血如飞者。

    用法用量

    《外科正宗》本方用黄连、当归梢、生地黄、山栀子、玄参、甘草各等分。水二钟,煎八分,量病上下服之。

    鼻血,加片芩、茅花;吐血,加知母、石膏、童便、香附;尿血,加木通、滑石;便血,加秦艽、槐子、荆芥穗;血不止,加炒蒲黄、藕节、侧柏叶。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年氏《集验良方》卷三:凉血地黄汤处方

    犀角1钱,赤芍1钱,丹皮1钱,玄参1钱,扁柏叶1钱,天门冬1钱,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黄柏1钱,知母1钱,茅根1钱。

    功能主治

    火盛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倾盆盈碗。

    用法用量

    成块吐者,加大黄、桃仁。

    摘录年氏《集验良方》卷三
更多中药材
  • 《摄生众妙方》卷十:保生锭处方牛黄3钱,天竺黄1两,辰砂1两,雄黄3钱,麝香5分,片脑5分,琥珀1两,珍珠5钱,赭石3钱(火煅7次),蛇含石3钱(火煅7次),金箔4帖,银箔4帖,天麻3钱,防风3钱,甘草3钱,茯神(去皮)3钱,人参3钱,僵蚕......
  • 《痘疹金镜录》卷上:保生锭子处方胆星1两,白附子1两,辰砂(水飞)1两,麝香2钱,天麻5钱,防风5钱,全蝎5钱,羌活5钱,蛇含石(煅7次,水飞)4两。制法上为末,大米糊作锭子,金箔为衣。功能主治急惊风,痰涎壅盛或抽搦。用法用量每用半锭,薄荷......
  •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黄耆2钱,当归2钱,麦冬2钱,陈皮5分,荆芥1钱。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之气,佐以补血。主痘疮7-8日,脾胃气弱,肝血不生,疮平浆薄,饮食少减。用法用量如痒,加白芷3分,蝉蜕2分;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参、耆,1剂而白者不白,......
  • 处方白蒺藜5分,黄柏5分,元参5分,青葙子5分,黄芩5分,赤芍5分,防风5分,知母5分,犀角5分,木贼1钱,蝉蜕1钱,石决明1钱,草决明1钱,归尾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明目退翳,清热养血。主二目昏花,视物不清,......
  •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保真丸处方补骨脂1两(酒炒,研细末),人参1两3钱,茯苓1两,土炒白术1两5钱,炙甘草3钱(上4味以河水6碗,煎浓汁,去滓,和骨脂晒干听用),杜仲1斤(用盐水炒断丝,为细末),川芎8钱,当归1两5钱,酒妙白芍1两,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