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栝楼桂枝汤

    组成

    栝楼根二两(6克)、桂枝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一二枚(3枚)。

    用法

    水煎温服,取微汗。服药后汗不出,可以啜热粥以助发汗。

    功效

    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主治

    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身体牵强,脉沉迟有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痛、颈椎病、痉挛等病症。

    1.头痛: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太阳经头痛24例。注意服后避风.疗程为2周。疗效评定以2周内头痛消失,头部无不适症状为治愈。结果:治愈2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中医临床研究》2012年第3期)

    2.颈椎病:以本方加味治疗32例,1个疗程为7日,60日后观察结果,疗效评定以症状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工作爱为治愈:结果:风寒湿痹型病例中,治愈17例,好转8例;气滞血瘀型,治愈1例,好转2例;痰湿阻络型治愈2例,肝肾不足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吉林中医药》2002年第1期)

    3.痉挛:以本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25例,与以Bobath的成人偏瘫训练法为主治疗27例作为对照。疗程均为4周。观察周期、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测及治疗前后患侧膝关节屈曲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积分肌电值、协同收缩率。结果:改良Barthel指数及表面肌电图的肌电活动均提示治疗组在患肢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为桂枝汤基础上加上栝接根清热生津,柔润筋脉,缓痉之急,不仅脉转柔缓,身体亦不强而活动自如,此乃风去营和,津生筋润的结果。全方有解肌祛风、生津舒筋之效。

    临床上以发热恶风、身有汗出、身体牵强、脉沉迟为辨证要点。若有项背转侧不利之症,可加入葛根一味。注意血热妄行者,忌用。

    现代研究

    现代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神经炎、萎缩性胃炎(制丸剂用为好)、糖尿病等病症。

    方歌

    栝楼桂枝治拘急,是因津虚肌失养,桂枝汤本调营卫,花粉补虚续绝伤。

    摘录汉·《金匮要略》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黄耆2钱,当归2钱,麦冬2钱,陈皮5分,荆芥1钱。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之气,佐以补血。主痘疮7-8日,脾胃气弱,肝血不生,疮平浆薄,饮食少减。用法用量如痒,加白芷3分,蝉蜕2分;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参、耆,1剂而白者不白,......
  • 处方白蒺藜5分,黄柏5分,元参5分,青葙子5分,黄芩5分,赤芍5分,防风5分,知母5分,犀角5分,木贼1钱,蝉蜕1钱,石决明1钱,草决明1钱,归尾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明目退翳,清热养血。主二目昏花,视物不清,......
  •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保真丸处方补骨脂1两(酒炒,研细末),人参1两3钱,茯苓1两,土炒白术1两5钱,炙甘草3钱(上4味以河水6碗,煎浓汁,去滓,和骨脂晒干听用),杜仲1斤(用盐水炒断丝,为细末),川芎8钱,当归1两5钱,酒妙白芍1两,熟地......
  • 处方潞党参2两,车前子1两5钱,怀牛膝(酒浸)2两,天门冬2两,石菖蒲1两,炒远志1两,当归(酒洗)2两,五味子1两,山萸肉2两,怀山药2两,覆盆子1两5钱,杜仲(姜汁炒)2两,巴戟肉2两,赤石脂(另研)1两,地骨皮1两5钱,广木香2两,大......
  • 处方鹿角胶3两,鳔胶(各炒成珠)3两,熟地3两,山药2两,茯苓2两,山萸2两,五味2两,杜仲2两,远志2两,益智仁2两,川楝子2两,巴戟2两,故纸2两,胡芦巴2两,沉香(另为末)5钱。制法上为末,和匀,用苁蓉净肉2两,好酒煮,烂捣如糊,炼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