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快膈汤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快膈汤处方

    青橘皮4两,盐1两(分作4份,1份用盐汤浸青橘皮一宿,漉出,去瓤,又用盐3份一处拌匀,候良久,铫子内炒微焦,为末)。

    功能主治

    膈下冷气,及酒食饱满。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茶末半钱,水1盏,煎至7分,放温常服。不用茶煎,沸汤点亦妙。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辨证录》卷六:快膈汤处方

    白芍1两,当归1两,熟地1两,柴胡1钱,甘草1钱,生地2钱,麦冬2钱,枳壳3钱,半夏3钱。

    功能主治

    舒肝解火,补肾济水。主肝火郁结不伸,闷烦躁急,吐痰黄块。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快膈汤别名

    紫姜汤

    处方

    生姜2斤(切片,米泔浸3日,晒令半干),丁香皮3两(锉),甘草6两(切如大豆),盐半斤。

    制法

    上以净铫一枚,先入盐炒熟;次下姜,候姜稍干脆;次下甘草,炒色赤;次下丁香皮同炒,不得焦紫色为度。乘热入新瓷瓶,密封不得透气,三日后开,为细末。

    功能主治

    饮酒过多,胸膈不快,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佛汤点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活幼心书》卷下:快膈汤处方

    人参(去芦)1两,青皮(去白)1两,缩砂仁1两,乌药1两,良姜(锉,用东壁土炒)1两,香附子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顺气和中,消导宿滞。主胸膈不快,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心温盐汤调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经验良方》:快膈汤别名

    快膈散

    处方

    白术(炒)1两,丁香2钱半,香附子(炒)2钱半,草果仁半两,诃子(炮)半两,半夏(汤泡2次)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胃脘停痰,膈中留饮,心头不快,时复有声,或饮食后、或早起口吐清水。

    用法用量

    快膈散(《普济方》卷一六六)。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经验良方》
更多中药材
  • 别名金砂散处方雄黄1分,茯苓1分,人参1分,马牙消1分,朱砂(研,水飞过)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风惊涎发搐。用法用量熟水下半钱;1岁以下1字。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谭氏殊圣方》......
  • 处方朱砂1两(研,水飞),雄黄1两(研,水飞),黄丹1分(研),苦药子1分,续随子1分(去皮毛),山豆根1两(生),蜈蚣2条(1条微炙,1条生用),斑蝥1分(去头翅足,半生半炒),巴豆2分(去皮膜,出油尽),麝香2分(研)。制法上为末,拌研......
  • 处方当归2两(酒洗),黄连4两(用,吴茱萸1两煎汤、浸),白芍2两(炒),白术1两(土炒),山楂肉1两,石莲子1两,苍术1两(米泔水浸,炒),枳壳3钱(炒),麦芽1两(炒),神曲1两(炒),肉豆蔻1两(面包煨),木香1两(忌见火)。制法上为......
  • 处方牡蛎(煅)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龙齿(煅)1两,益智仁1两,乌药1两,杜仲1两2钱,石菖蒲1两2钱,山茱萸1两2钱,茯神1两2钱,牛膝1两2钱,川椒5钱,北细辛6钱,半夏6钱,半姜6钱,人参8钱,当归8钱,白芍8钱,紫石英8钱。制法......
  • 《中医伤科学讲义》:宝珍膏处方生地 茅术 枳壳 五加皮 莪术 桃仁 山奈 当归 川乌 陈皮 乌药 三棱 大黄 首乌 草乌 柴胡 防风 刘寄奴 牙皂 肉桂 羌活 威灵仙 赤芍 南星 香附 荆芥 白芷 海风藤 藁本 续断 良姜 独活 麻黄 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