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开胃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郑愈方:开胃散处方

    人参2钱,藿香2钱,黄橘皮2钱,木香1钱,丁香2-7粒,胡椒2-7粒,茯苓钱半,良姜钱半,甘草(炙)3钱,诃子肉2个。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调中平气。主惊疳、冷泻、霍乱、吐泻痢。

    用法用量

    每服1字或半钱,薄荷汤下;吐泻,粥饮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郑愈方《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开胃散处方

    砂仁、枳壳、陈皮、茯苓、肉桂、甘草、藿香、厚朴。

    功能主治

    发背,寒气入胃,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上水煎服。仍用神异膏贴之。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四十八候》:开胃散处方

    白术半钱,茯苓半钱,人参半钱,石莲子(去皮壳心)10个。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赤痢。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藿香汤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四十八候》《圣惠》卷七十八:开胃散处方

    诃黎勒皮1两半,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产后胃气不和,呕逆不止,全不纳食。

    用法用量

    别以半夏半分,生姜1分,薤白2-7茎,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分为2服,不拘时候,调下散2钱。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鸡峰》卷十八:开胃散处方

    天南星1个重半两者(酒同生姜汁浸49日,切破,曝晒干用),半夏半两,川乌头半两,白附子半两,芎半两,防风半两,雄黄半两,朱砂半两,牛黄1分,麝香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妇人洗头风及牙关紧急;小儿急慢惊风。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酒送下;小儿急慢惊风,每服1字,薄荷汤调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
更多中药材
  • 别名万灵丹(《济阳纲目》卷一)。处方茅术240克 全蝎 石斛 明天麻 当归 甘草(炙)川芎 羌活 荆芥 防风 麻黄 北细辛 川乌(汤泡,去皮)草乌(汤泡,去皮、尖)何首乌各30克 明雄黄18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药30克作4......
  • 《宣明论方》卷七:保安丸处方川大黄90克(新水浸一宿,蒸熟,切片,焙)干姜30克(炮)大附子15克(去皮、脐)鳖甲45克(好醋300毫升,炙令干)制法上为末,取三年米醋800毫升,先煎400毫升,然后和药,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症积。心腹......
  • 别名保安丸处方附子(炮)1两,当归1两,陈皮(去白)1两,干姜(炮)1两,蜀椒(去子)半两,厚朴(去皮,以姜汁炙令香熟)半两,吴茱萸半两,舶上硫黄1分(另研至细)。制法上为细末,硫黄末和匀,以米醋和作剂,分为两团,别用白面半斤裹药令匀,如烧......
  • 处方半夏半两,天南星半两,牵牛1两,大黄半两,黄柏1两半,蛤粉1两,巴豆4个(一方无巴豆有干姜)。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补养气血,宣行荣卫。主久新诸嗽,或上逆涎喘,短气痰鸣,咽干烦渴,大小便涩滞,肺痿劳劣,心腹痞满急痛,膈......
  •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甘草5钱,南星(炮)5钱,白附子5钱,代赭石(煅,醋淬)1两,蛇含石(煅)2钱。制法上为末,端阳日粽捣为饼,计重1钱。功能主治吐、泻、惊、疳;吐泻日久,恐传慢惊。用法用量每服1饼,吐,生姜汤送下;泻,米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