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宽气汤

    《百一选方》卷六:宽气汤别名

    缩砂香附汤(《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

    香附子180克(砂盆内打令净洁,焙干)乌药60克(去心取肉,用真天台者)缩砂仁30克 甘草37.5克(炒)

    制法

    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

    理气调中。治肝脾气滞,心腹刺痛,大便秘绪。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浓煎橘皮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选方》卷六《辨证录》卷二:宽气汤处方

    柴胡 乌药 秦艽 甘草 酒蒸大黄各3克 白芍30克 茯苓6克 当归9克 天麻 防风各0.9克 天花粉6克

    功能主治

    理气疏肝,泻火熄风。治体强嗜酒,偶因发怒,致成口眼歪斜,其脉洪大有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二《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惠眼观证》:宽气汤处方

    白矾、葱。

    功能主治

    肠出2-3寸,经日不收者。

    用法用量

    上药煎汤洗软肠头,打喷嚏2-3次;用白矾、五倍子末干涂,急打喷嚏;用白绢作兜兜定,再用蜣螂粪及艾烧熏。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惠眼观证》《百一》卷六:宽气汤别名

    缩砂香附汤

    处方

    香附子6两(新砂盆内打令净,焙干称),乌药2两(去心,取肉称,用真天台者),缩砂仁1两,甘草1两1分(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利三焦,顺脏腑。调中快气。主三焦气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心腹刺痛;小儿噫宿腐气,心膨(月真)满,或时冷痛。

    用法用量

    缩砂香附汤(《得效》卷三)。《得效》本方用法。为末,每服一钱,用紫苏叶三片,盐少许,沸汤调下。

    摘录《百一》卷六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厚朴丸、厚朴煎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紫)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诃黎勒(取肉,生用)1两,桂(去粗皮,取肉)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细末,拌令匀,炼蜜......
  • 别名回阳饮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蜜炒)3钱。功能主治伤寒脉虚将绝,阴阳将脱。白喉,其痛甚,......
  • 处方大黄16铢,定粉18铢,雄黄6铢,黄芩6铢,雷丸8铢,附子1两12铢,生商陆根4两。制法煎猪膏3斤,去滓;入药,沸7上下,滤,入雄黄,搅至凝。功能主治小儿痫证。用法用量以摩顶、掌中、背胁皆遍讫。治粉粉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
  • 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
  •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八味地黄丸处方山茱萸 山药 丹皮 云苓各24克 泽泻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黄耆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博育生女科.产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