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蒺藜散

    《仁斋直指》卷十九:蒺藜散处方

    蒺藜(炒,去刺)草乌头(水浸三日,逐日换水,去皮,晒)各15克 白芷 白附(生)苍术(炒)荆芥穗各7.5克

    制法

    上研细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搜风利湿。治颓风上攻,耳鸣目眩;湿邪下注,阴疮瘙痒。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病在上以茶清,在下以盐酒送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九《千金》卷二十二:蒺藜散处方

    蒺藜子1升(熬令黄)。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气肿痛。

    用法用量

    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敷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开孔,贴之。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痧胀玉衡》卷下:蒺藜散别名

    丝三、十九号大畜方

    处方

    白蒺藜(捣去刺)2两,泽兰1两,姜黄1两,卜子1两,楂肉1两,茜草1两,土贝母(净)1两,玄胡索1两5钱,五灵脂1两5钱,槟榔7钱,金银花8钱,乌药6钱,青皮6钱,桃仁(去皮尖)1两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食积瘀血,痧毒凝滞成块,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丝三(《痧症全书》卷下)、十九号大畜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瑞竹堂方》卷三:蒺藜散处方

    蒺藜根。

    制法

    上烧灰。

    功能主治

    打动牙齿。

    用法用量

    贴患处。动牙即牢。

    摘录《瑞竹堂方》卷三《直指》卷十九:蒺藜散处方

    蒺藜(杵去刺)半两,草乌头(水浸3日,逐日换水,去皮,晒)半两,白芷2钱半,白附(生)2钱半,苍术(炒)2钱半,荆芥穗2钱半。

    制法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疒颓)风。上攻耳鸣目眩,下注阴湿疮痒。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上则茶清,下则盐酒送服。

    摘录《直指》卷十九《异授眼科》:蒺藜散处方

    白蒺藜(炒)、芍药、茯苓、甘草、石决明(盐水炒)、川芎(炒)、羌活、当归、防风、苍术(米泔浸,炒)、蝉蜕、麻黄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头风注于目,每早晨昏花者。

    用法用量

    白滚水送下。

    摘录《异授眼科》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洞天奥旨》卷八:蒺藜散处方

    蒺藜子1升(烧为灰)。

    功能主治

    一切疔肿。

    用法用量

    上以酽醋和,封头上,经宿便愈。或针破头,封上更佳。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洞天奥旨》卷八《圣惠》卷六十九:蒺藜散处方

    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羚羊角屑3分,黄芩半两,细辛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苦参半两(锉),蛇床子半两,秦艽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麻黄半两(去根节),当归半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莽草3分(微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风瘙,皮肤中如虫行,及生瘾疹,搔之作疮,面肿心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医心方》卷四引《深师方》:蒺藜散处方

    蒺藜子1升,栀子仁1升,香豉1升,木兰皮半斤。

    制法

    上为末,酢浆和如泥。

    功能主治

    灭瘢。主齄皯(黑黾)。

    用法用量

    暮卧,涂病上,明旦汤洗去。

    摘录《医心方》卷四引《深师方》《医学入门》卷七:蒺藜散处方

    白蒺藜(生)。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固齿。主风虚牙齿疼痛,龈肿动摇。

    用法用量

    擦牙。或水煎,入盐1捻,带热时时漱之。久则大效。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痘麻绀珠》卷十:蒺藜散处方

    白蒺藜、白菊花、蝉退、荆芥穗、防风、木贼草。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痘疮入眼,肿疼,或生翳膜。

    用法用量

    白汤调下。

    摘录《痘麻绀珠》卷十《普济方》卷二三九:蒺藜散处方

    蒺藜子并苗叶(于7月7日采,阴干,烧存性)。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蛲虫。又治诸虫。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煎芜荑酒调下,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九《圣济总录》卷三十:蒺藜散别名

    蒺藜子散

    处方

    蒺藜子(炒,去角)1两,白扁豆(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脾胃热壅,唇口常有疮。

    用法用量

    蒺藜子散(《普济方》卷二九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医统》卷九十一:蒺藜散处方

    白蒺藜、谷精草、防风、羌活、生蛤粉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痘疮入目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调下。

    摘录《医统》卷九十一《准绳·幼科》卷六:蒺藜散处方

    蒺藜、甘草、羌活、防风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痘疹入眼。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调服。有拨云见日之效。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仁端录》卷七:蒺藜散处方

    白蒺藜、淡豆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痘疮溃烂。

    用法用量

    用醋水调涂。

    摘录《仁端录》卷七《普济方》卷五十:蒺藜散处方

    蒺藜子1石(于七月、八月熟时收,晒干,舂去刺)。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断谷长生。服之一年以后,冬不寒,夏不热;服之二年,老者复少,鬓白复黑,齿落重生;服之三年,身可长生。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1日3次,勿令中绝。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甘草5钱,南星(炮)5钱,白附子5钱,代赭石(煅,醋淬)1两,蛇含石(煅)2钱。制法上为末,端阳日粽捣为饼,计重1钱。功能主治吐、泻、惊、疳;吐泻日久,恐传慢惊。用法用量每服1饼,吐,生姜汤送下;泻,米饮......
  •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蜜水拌炒)2钱,茯苓1钱,白芍1钱,陈皮1钱,归身1钱,甘草(炙)1钱,附子1钱,山萸肉1钱,五味子1钱,木香5分,砂仁5分。功能主治大补不足。主溃疡。元气素虚,精神怯弱,或脓水出多,神无所主,以致睡卧昏倦,六......
  • 处方透明硫黄(为末)2两,荞麦面2两。功能主治痈疽发背肿毒。用法用量上用井花水调和作饼,焙干收下。要得硫黄性和,用时再末之。加乳香少许,井水调,厚敷疮上。如干,以鸡羽蘸新水润之。如此至疮愈方歇。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 处方金银花3钱,生甘草2钱,黑料豆5钱,黄土5钱。功能主治四时瘟疫,传染时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孕妇勿服。摘录《医方易简》卷四......
  • 《产宝诸方》:保安散处方附子1个,地黄、棕榈灰、木香、肉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不调,血海久病,带下诸虚。用法用量每服2钱,羊胫炭烧红浸酒调下。摘录《产宝诸方》《永乐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婴方》:保安散处方蝎尾1钱半(炒),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