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蒺藜子丸

    《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录》:蒺藜子丸别名

    白蒺藜丸

    处方

    蒺藜子6分,黄耆3分,独活3分,白芷3分,防风3分,薯蓣3分,枳实(炙)4分,人参4分,黄连4分,葳蕤2分,地骨白皮2分,桂心1分。

    制法

    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除风热,消疹,兼补益,坚筋骨,倍气力。主热风冲头面,痒如虫行身上,时有风疹出。

    用法用量

    白蒺藜丸(《圣惠》卷二十四)。

    注意

    忌猪肉、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蒺藜子丸处方

    蒺藜子(沙苑者,酒浸令软,研作膏)1两半,枳实(去瓤,麸炒)1两半,独活(去芦头)3分,天门冬(去心,焙)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热相并,体生(疒咅)(疒畾),发即攻冲,头面赤热,皮肤瘙痒,盛则成疮,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用薄荷酒送下,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圣济总录》卷一一○:蒺藜子丸处方

    蒺藜子(炒,去角)1两,兔粪(喂黑豆后收者)2两(焙),蝉蜕(去土、炒)1两,蛇蜕(炙)1两,木贼(以盒盛之,略烧存性,为末)1两,决明子(微炒)1两。

    制法

    上为末,用淡豆豉1两,白面1匙,先烂研豉,入水和面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眼内有疮,但睛不损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加至20丸,早、晚食后用淡竹叶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一○○:蒺藜子丸别名

    蒺藜丸

    处方

    蒺藜子。

    制法

    蜜为丸,如胡豆大。

    功能主治

    延年益寿。主卒中五尸,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石累)块踊起,或挛引腰脊。耳聋。

    用法用量

    蒺藜丸(《仙拈集》卷二)。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一○○
更多中药材
  • 《经验秘方》卷下:不二膏处方金石斛16两(去根,洗,切片),乳香4两8钱(去油),真川贝16两(去心,研),没药4两8钱(去油),明天麻6两8钱(洗,切片),甘草6两4钱(洗,切片),巴豆肉5两4钱(去油,研)。制法上用大麻油12斤,浸药数......
  • 《青囊秘传》:不二饮处方西丁1钱,靛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结毒咽烂。用法用量凉水调服。摘录《青囊秘传》《古今医鉴》卷五:不二饮处方常山2钱,槟榔(雌1钱,雄1钱,尖锐者为雄,平秃者为雌),知母1钱5分,贝母1钱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
  • 处方绿柳树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净末4两),枯矾1两,全蝎5只(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风癣虫,坐板疥癞诸疮。用法用量猪板油调搽。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处方黄丹1两,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疟。用法用量新汲水五更服,用水不多。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 《伤寒标本》卷下:不卧散别名神仙不卧散处方川芎1两半,石膏7钱半,藜芦半两,甘草2钱半,人参2钱半,细辛2钱半,(一方无人参、细辛)。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解利伤寒。主伤寒壮热,头疼。用法用量神仙不卧散(《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德生堂方》)。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