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胶艾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胶艾汤处方

    阿胶(碎.炒燥)、川芎、甘草(炙),各二两;当归、艾叶(微炒),各三两;白芍药、熟干地黄,各四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劳伤血气,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淋沥漏下,连日不断,脐腹疼痛,及妊娠将摄失宜,胎动不安,腹痛下坠。或劳伤胞络,胞阻漏血,腰痛闷乱,或因损动,胎上抢心,奔冲短气,及因产乳,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淋沥不断,延引日月,渐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六分,煎至八分,滤去渣,稍热服,空心,食前,日三服。

    甚者连夜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胶艾汤处方

    阿胶6克 艾叶6克

    功能主治

    养血安胎。治妊娠受伤,下血腹痛。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胶艾汤处方

    熟地黄 艾叶(炒)当归 甘草(炙)芍药 川芎 阿胶(炙)黄耆各30克

    制法

    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

    治妊娠不问月数深浅,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理伤续断方》:胶艾汤处方

    干地黄3钱,阿胶1钱,川芎1钱,艾叶1钱。

    功能主治

    妇人经脉不通。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大盏,酒半盏,煎至8分,不拘时候温服。后服鳖甲散。

    摘录《理伤续断方》《竹林女科》卷一:胶艾汤处方

    阿胶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艾叶3钱,川芎8分,大枣3枚。

    功能主治

    妇人经来几点而止,过5-6日或10日又来几点,1月之内常行2-3次,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1-2剂,次服紫金丸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灵验良方汇编》卷上:胶艾汤处方

    当归5钱,芍药(炒)1钱,地榆(炒)1钱,熟地8钱,川芎2钱,阿胶(炒)3钱,艾叶5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

    孕妇胎动不安兼漏血。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上《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胶艾汤处方

    阿胶、艾绒、川芎、甘草、当归、白芍、熟地、赤石脂、地榆、菖蒲(一用蒲黄)、小蓟(一用苏木)。

    功能主治

    妇人冲任虚损,崩伤淋沥,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水1钟,酒半钟,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胶艾汤别名

    胶艾芎归汤、胶艾当归散

    处方

    阿胶2两,川芎2两,甘草(炙)2两,艾叶3两,当归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胞阻。胎动下血在8-9月内,及半产后因续下血不绝。

    用法用量

    胶艾芎归汤(《医学入门》)卷八)、胶艾当归散(《医学正印》卷下)。

    冷痛,加干姜2两。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胶艾汤别名

    地黄汤、胶艾芎归汤

    处方

    川当归2两,熟地黄2两,艾叶2两,阿胶(炒)3两,川芎3两(1方无地黄有甘草;1方加人参、白茯苓)。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妇人妊娠顿仆伤胎,腰腹疼痛,或胎上抢心,或下血不止,或短气欲死。

    用法用量

    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胶艾芎归汤(《济阴纲目》卷八)。

    一方腹痛甚者,加杜仲、地骨皮。

    摘录《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千金翼》卷二十:胶艾汤别名

    大胶艾汤

    处方

    阿胶(炙)3两,艾叶(熬)3两,芍药3两,干地黄3两,当归2两,干姜2两,芎藭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

    男子绝伤,或从高堕下,伤损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内绝;妇人产后及崩中伤下血多,虚喘欲死,腹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大胶艾汤(《普济方》卷三一二)。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胶艾汤处方

    阿胶2两(炙),艾叶2两。

    功能主治

    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腹疼痛,下血甚多。忽然下血。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各家论述

    《医林纂要》:阿胶澄清下部秽浊而大滋血气,不独能养阴而已;艾叶大暖下部而补虚去寒,且能和血。

    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三因》卷十七:胶艾汤处方

    熟地黄1两,艾叶(炒)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川芎1两,阿胶(炙)1两,黄耆1两。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安胎。主妊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或有所下,或胎奔上刺心,短气。阴虚不足以济火,气虚不足以固血,点滴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各家论述

    《医方考》:阿胶、熟地、当归、川芎,益血药也;黄耆、甘草、艾叶,固气药也。血以养之,气以固之,止漏安胎之道毕矣。

    摘录《三因》卷十七汉·《金匮要略》:胶艾汤出处

    胶艾汤,出自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芎归胶艾汤”。

    组成

    川芎、烊化阿胶(分2次冲)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补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

    主治妇女冲任虚损,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淋漓不止,或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产后下血不绝,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先兆流产、更年期崩漏、经期延长等病症。

    1.先兆流产:加味芪菟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96例,治疗组在胶艾汤基础上重用炙黄芪大补元气,菟丝子补肾益精安胎。对照组:肌注HCG和口服维生素E胶丸8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8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治愈55例,有效1 5例,总有效率87.5%。治疗组疗效显著。(《湖南中医杂志》2005年第2期)

    2.更年期崩漏:本方治疗更年期崩漏56例,临床观察停药后月经周期、血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治愈39例(占69.6%),好转1 5例(占26.8%),总有效率达96.4%。[《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7年第1期]

    3.经期延长:胶艾汤加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经期延长,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7例,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5例,治愈率为32.1%,总有效率为85.7%,两组BBT曲线总体改善情况,治疗组改善22例,对照组改善9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更多中药材
  • 处方桑上寄生5分,白术5分,茯苓4分,甘草10分(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妊娠流下,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若人壮者,可加芍药8分;若胎动不安,腹痛端然有所见,加干姜4分。注意忌海藻、菘菜、酢物、桃、李、......
  • 处方干姜1分,当归2分,芎2分,胶4分。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妊娠腹痛,心胸胀满不调。用法用量每服5丸,日3次。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
  •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安胎当归汤处方当归 阿胶(炙)芎藭 人参各6克 大枣(擘)4枚 艾6克功能主治妇女妊娠五月,举动惊愕,胎动不安,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者。用法用量上药以酒、水各3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内胶令烊......
  •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桑寄生半两,芎1分半,阿胶(炒燥)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胎动,烦热满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葱白3寸(切),豉3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 处方枳壳(麸炒)1钱,制香附1钱,川续断1钱,白术1钱,丹参8分,前胡8分,黄芩8分,阿胶1钱半(蛤粉炒),苏梗1钱,广皮5分,砂仁末6分。功能主治安胎扶元。主子悬。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