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积气圆

    处方

    巴豆(一百个.去皮.心.膜.出油取霜)三钱,桃仁(去皮.尖.麸炒.别研)一两半,附子(炮.去皮.脐)四两,米醋(五升.以大黄同用慢火熬成膏大黄.面裹.煨.去面.为末)、干漆(炒焦)、木香、鳖甲(醋炙黄),各一两。三棱(煨.乘热捣碎)、肉桂(去粗皮),各二两。朱砂(研飞)、麝香(别研),各二钱半。

    炮制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以醋膏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寒冷之气留滞于内,使气积不散,胸胁支满,食即气噎,心腹膨胀,气刺气急(一本作气急刺痛),宿食不化,心腹引痛,噎气吞酸,停饮浸渍,恶心呕逆,癖块疼痛,脏腑不调,饮食不进,往来寒热,渐觉羸瘦,以致着床,面黄肌热,精神困顿。

    用法用量

    每服二圆,炒生姜汤温下,或木香汤亦得,食后,临卧服。更看虚实,加减服之。

    注意

    忌生冷、硬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黄耆(炙)2钱,人参1钱,川芎8分,木香8分,当归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痘疮起胀时,气血俱虚,顶陷色白者。用法用量加酒半杯同水煎,和人乳半杯温服。气不虚,去木香;血不虚,去当归、肉桂;气血弱甚者,加鹿茸1钱。各家论述此......
  •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当归、淮熟地、川芎、枸杞子、山楂。功能主治痘疹气血两虚,囊薄色淡,身凉体静,顶平顶陷,浆清皱软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炒糯米百数粒,水煎服。摘录《救偏琐言》卷十......
  • 《金鉴》卷五十六:保元化毒汤处方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当归、南山楂、穿山甲(炒)、白芷、木香、僵蚕(炒、研)、川芎。功能主治气血虚弱,痘疮不能如期起胀,平扁顶凹,其色灰白,皮薄嫩亮,更现倦怠气乏,不渴不烦等虚证。用法用量加煨姜,水......
  • 处方黄耆1两,滑石末1两。功能主治小儿痘疹5-6日后,痢疾或白或红,或红白相杂,及大人初痢、久痢。用法用量大人初痢,滑石用一两五线、白糖一两,不用黄耆;久痢,加黄耆,滑石仍用一两五钱。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 处方人参、当归、甘草、黄耆、白芍、米仁、茯苓。功能主治痘疹身凉体静,浆不满足,脓囊渐阔,收靥不齐。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