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椒梅汤

    《万病回春》卷五:椒梅汤处方

    乌梅 花椒 槟榔 枳实 木香(另研)香附 砂仁 川楝子(去核)肉桂 厚朴 干姜 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杀虫止痛。治虫痛,时痛时止,面白唇红,舌有白点。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温病条辨》卷三:椒梅汤处方

    黄连6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 乌梅(去核)9克 人参6克 枳实4.5克 半夏6克

    功能主治

    驱蛔,祛暑。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备注

    本方由仲景乌梅丸化裁而成。方中川椒、乌梅、黄连三味极辛、极酸、极苦之品,为驱蛔杀虫之主药;配黄芩助黄连以祛暑邪;干姜助川椒以驱蛔,并能温脾胃以实土;土败木乘,故以白芍以柔肝,人参以补虚;心下板实,故用枳实以破气消痞;呕恶吐蛔,故用半夏以降逆止呕。诸药合用,共奏驱蛔祛暑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一盘珠》卷二:椒梅汤处方

    花椒1钱,乌梅3枚,葱脑3个,槟榔1钱。

    功能主治

    虫症。腹痛口渴,饮水不已,兼呕清水。

    摘录《一盘珠》卷二《回春》卷五:椒梅汤处方

    乌梅、花椒、槟榔、枳实、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朴、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虫痛。心腹痛,胃口有虫作痛者,时痛时止,面白唇红。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五清·《温病条辨》:椒梅汤组成

    川椒(炒黑)三钱(9克)、乌梅(去核)三钱(9克)、生白芍三钱(9克)、人参二钱(6克)、黄连二钱(6克)、黄芩二钱(6克)、干姜二钱(6克)、半夏二钱(6克)、枳实一钱五分(4.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驱蛔,祛暑。

    主治

    主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甚至声音不出,上下格拒,脉弦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病症。

    1.溃疡性结肠炎: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78例,疗程分三个阶段进行:①针对性治疗,10日为1个疗程,终病即止,一般1~3个疗程;②维持治疗,10日1个疗程,一般6~10个疗程,至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③巩固治疗:7日1个疗程,一般2~5个疗程。治愈病例最短3个疗程,最长20个疗程。疗效评定以临床症状消失,复查纤结镜炎症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为痊愈。结果:治愈26例,好转4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3.6%。(《北方药学》2013年第6期)

    2.过敏性紫癜(个案):张氏以本方加减治疗1例,连服1周后,紫癜渐消,继服1个月,患儿康复,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土虚木旺、下寒上热之证。方用川椒、乌梅、黄连、黄芩、半夏、白芍,辛、苦、酸合味,具杀虫驱蛔之功;人参补气扶正,枳实消积化痞,干姜温中。全方寒热并投,消补兼施,扶正祛邪。临床应用人参可易党参。胸痞胀满者,加木香、青皮、陈皮;呕恶甚,加代赭石、竹茹;下利,加木香、茯苓、白术等。

    方歌

    椒梅汤中用川椒,乌梅人参生白芍,连芩姜夏加枳实,驱蛔祛暑治暑邪。

    摘录清·《温病条辨》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麻油1斤4两(加甘草2两,先熬六七滚,然后下诸药),生地黄5钱,熟地黄(俱酒洗)5钱,麦门冬5钱,肉苁蓉(酒洗)5钱,远志肉5钱,蛇床子(酒浸)5钱,菟丝子(酒浸)5钱,牛膝(酒洗)5钱,鹿茸5钱,川续断5钱,虎骨5钱,紫梢花5钱,木鳖......
  • 处方扁柏枝叶3斤(阴干),紫河车3个,茯苓1斤半(奶拌3次)。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肠红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送下。摘录《集验良方》卷二......
  • 处方粉草、升麻、当归、川芎、黄耆、芍药、山栀、乳香、黄芩、羌活、桔梗、天花粉、青皮、白芷。功能主治井疽发于胸,状如豆大,3-4日起,若不早治,必入于腹。用法用量水煎服。即服护心散、蜡矾丸。注意务要戒怒。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 《蒿崖尊生》卷七:保合太和丸处方白术1钱,枳实1钱,苍术1钱,香附1钱,姜连1钱,酒黄芩1钱,麦芽1钱,醋棱1钱,醋莪术1钱,木香5分,连翘2钱,莱菔2钱,厚朴2钱,陈皮3钱,半夏3钱,茯苓3钱,神曲3钱,山楂3钱。制法生姜汁糊为丸。功能主......
  • 《圣惠》卷八十五:保命丸别名保命丹处方牛黄1分(研细),干蝎1分(微炒),白僵蚕1分(微炒),蝉壳1分(微炒),天麻1分,白附子1分(炮裂),蟾酥半分(研入),犀角屑1分,天南星1分(炮裂),青黛1分(研细),朱砂1分(研细),麝香1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