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救命丹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救命丹别名

    神应丸(《百一选方》卷十三)。

    处方

    草乌头(生,去皮、尖)90克 半夏60克(生)巴豆(去皮,不去油,生)30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用大枣肉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治破伤风,身体沉重,或角弓反张,搐搦,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甚者1丸,食后用温酒唐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普济方》卷十六引《卫生家宝》:救命丹处方

    辰砂1两(有墙壁者,细研),豮猪血4两。

    制法

    上用水1斗,同置于银石器中,用炭火煮至1升,放冷,别用清水荡去猪血令净,渗朱砂干,以桃胶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心虚气短,神志不宁,或多惊悸,语言颠错。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用去心麦门冬煎汤送下4-5丸。

    摘录《普济方》卷十六引《卫生家宝》《疡医大全》卷三十六:救命丹处方

    仙人柴(即九里香叶)。

    功能主治

    跌打气绝,心头微热者。

    用法用量

    捣自然汁1杯,灌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六《洞天奥旨》卷十四:救命丹别名

    仙传救命丹

    处方

    川山甲3大片(用蛤粉炒熟,不用粉),甘草节2钱,乳香1钱,天花粉2钱,赤芍3钱,皂角刺5分(去针),贝母2钱,没药5分,当归1两,陈皮1钱,金银花1两,防风7分,白芷1钱,白矾1钱,生地3钱。

    功能主治

    痈疽。

    用法用量

    仙传救命丹(《集验良方三百种》)。

    痈疽发背在头及脑后背脊,加羌活1钱,角刺倍之;在胸胁少阳经部位者,加柴胡1钱,瓜萎仁2钱;在腹脐太阴者,加陈皮5分,赤芍3钱,白芷1钱;生在手臂膊,加桂枝3分;生在腿膝,加牛膝2钱,防已5分,黄柏1钱,归尾3钱;如肿硬,加连翘2钱,木鳖仁5分;倘是疔疮,方中加紫河车3钱,苍耳子2钱。如人虚弱,不溃不起,加人参3钱,甘草1钱;如人壮实,加大黄2钱,麻黄1钱(连根节用)。

    注意

    忌酸醋、铁器。服毕宜侧卧,少暖有汗。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川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半,川白姜(湿纸煨)1两半,肉豆蔻1两半,(面裹煨)1两半,白术(炒)1两半,附子(去皮脐,切小块,姜汁罨1宿,炒)1两,肉桂(去粗皮)1两,丁香1两,荜茇7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
  • 处方苍术4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1斤用椒3两,去白炒黄,去椒;1斤用盐3两炒黄,去盐;1斤用好醋1升,煮泣尽;1斤用好酒1升,煮泣尽),何首乌2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3升,干枣2升,上放......
  • 处方当归1两,牛膝1两,苁蓉(各酒浸,焙干)1两,虎骨(酒炙黄)1两,真川椒(去目,出汗)1两,川萆薢(盐水煮干)1两,蒺藜(炒,捣去刺)1两,川芎1两,白附子(炮)3分,黄耆(蜜炙)3分,园白南星(炮)3分,何首乌3分,羌活3分,独活3分......
  • 别名神仙九气汤、九气汤、神仙不老汤处方香附子(去尽黑皮,微炒)4两,姜黄(汤浸1宿,洗净,焙干称)2两,甘草1两(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免岚瘴之患。主九气:膈气、风气、寒气、热气、忧气、喜气、惊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坚牢如杯,心腹刺......
  • 处方象牙末5钱,万年冰(即粪窖年久砖,煅)5钱,青盐3钱,轻粉3钱,密陀僧1钱。制法上为末,用饭捣丸锭子。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插入管内。数日后,其管随药而出,不疼,自然生肌,不用收口药。摘录《惠直堂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