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急风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急风散处方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川乌(二枚.炮裂.去皮脐) 南星(一枚.炮) 藿香(半两) 防风(去叉.半两) 白芷(半两) 全蝎(一分.炒) 白附子(炮.一分)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豆淋温酒调下,并二服,未愈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急风散处方

    生川乌(炮.去皮.脐)、辰砂(研飞),各二两。生南星(洗.去皮)四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男子、妇人偏正头痛,夹脑风,太阳穴痛,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酒调涂痛处。兼治小儿伤风,鼻塞清涕,酒调涂囟门上。

    注意

    不可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急风散处方

    丹砂一两,草乌头三两(一半生用,一半以火烧存性,于米醋内淬令冷),麝香(研)、生乌豆(同草乌一处为末),各一分。

    炮制

    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

    治久新诸疮,破伤中风,项强背直,腰为反折,口噤不语,手足抽掣,眼目上视,喉中沸声。

    用法用量

    破伤风,以酒一小盏调半钱,神效。

    如出箭头,先用酒一盏,调服半钱,却以药贴箭疮上。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急风散处方

    生川乌(炮,去皮、脐)辰砂(研,飞)各60克 生南星(洗,去皮)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偏正头痛,夹脑风,太阳穴痛,坐卧不安,小儿伤风,鼻塞流涕。

    用法用量

    用酒调敷痛处。小儿伤风,用酒调涂囟门上。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急风散处方

    丹砂30克 草乌头90克(一半生用,一半烧存性,米醋内淬令冷)麝香(研)生乌豆(同草乌一起为末)各7.5克

    制法

    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

    治新久诸疮,及破伤风,项强背直,腰为反折,口噤不语,手足抽掣,眼目上视,喉中沸声。

    用法用量

    先用酒20毫升,调服1.5克,再以药贴疮上,如为破伤风,则用酒10毫升,调服1.5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幼幼新书》卷五引张涣方:急风散处方

    蛇蜕皮(微炒)1分,干蝎梢1分,钩藤1分(以上捣罗为细末),朱砂1分(细研,水飞),好麝香半钱,牛黄半钱(并研极细)。

    制法

    上药都拌匀,再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撮口。

    用法用量

    每服1字,取竹沥1-2点同乳汁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引张涣方《卫生总微》卷六:急风散处方

    白附子4枚(大者,去尖,生用),全蝎(去毒)5枚(炙),天南星1个(锉,炙深黄色),半夏10个(汤洗7次,去滑尽),天麻1分,腻粉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中风癔困不省。

    用法用量

    每以1钱分4服,薄荷酒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六《圣济总录》卷六:急风散处方

    草乌头不拘多少(用酽醋煮10余沸,漉出晒干,如此10遍为度)。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破伤风,腰背反折,项强直,牙关紧急。

    用法用量

    每服1字,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洪氏集验方》卷五:急风散处方

    青胆矾(成片好者)。

    制法

    每用少许,研细。

    功能主治

    小儿喉闭,咽痛。

    用法用量

    新水调少许咽之。吐痰为妙。大人亦治。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五《局方》卷八(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急风散处方

    丹砂1两,草乌头3两(一半生用,一半以火烧存性,于米醋内淬令冷),麝香(研)1分,生乌豆(同草乌一处为末)1分。

    制法

    上为细末,都拌匀。

    功能主治

    现箭头;止血定痛。主年深日远,偏正头痛,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痛,脑昏目痛,鼻塞身重,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妇人血风攻疰。

    用法用量

    方中生乌豆,《普济方》引作“生乌头”,《杂病源流犀烛》作“生黑丑”。

    摘录《局方》卷八(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局方》卷一(宝庆新增方):急风散别名

    急风丹

    处方

    生川乌(炮,去皮脐)2两,辰砂(研,飞)2两,生南星(洗,去皮)4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偏正头痛,夹脑风,太阳穴痛,坐卧不安。小儿伤风,鼻塞清涕。

    用法用量

    急风丹〔原书卷十(宝庆新增方)〕。

    摘录《局方》卷一(宝庆新增方)《直指》卷三:急风散处方

    朱砂1字,轻粉1点,巴豆(去油如霜)些儿,全蝎1枚,蝉壳2枚(去土)。

    制法

    上为末,都拌匀。

    功能主治

    吐痰,泻毒物。主

    用法用量

    大人尽剂,用薄荷泡汤调下;小儿分半,用乳汁调下。

    摘录《直指》卷三《圣济总录》卷八:急风散处方

    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乌头2枚(炮裂,去皮脐),天南星1枚(炮),藿香(去梗)、防风(去叉)半两,白芷半两,干蝎(全者,去土,炒)1分,白附子(炮)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中风,身如角弓反张状。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豆淋温酒调下,并2服,未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2两(水浸7日,晒干),白矾(烧令汁尽)半两,丁香1分。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中焦寒痰。用法用量每服5-7丸,盐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 处方半夏2两(汤浸7次,切片,焙干),厚朴4两(刮去粗皮,锉碎),苍术4两(刮去粗皮,锉令极碎),独活2两(锉碎),草豆蔻15个(去壳,锉碎。以上4味一处杵碎,生姜屑1斤同杵糜烂后,又慢火炒紫色),甘草3两(炒令紫色)。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
  •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半夏丸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150克 白矾(烧令汁尽)90克 朱砂(细研,水飞过)90克 黄丹6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安神。主积痰不散,上冲心脏,变为风痫者。用法用量......
  • 别名半夏丸处方半夏1升(制),小麦面1升。制法上捣半夏为散,以水搜面为丸,如弹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则是药成。功能主治积冷在胃,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半夏丸(《妇人良方》卷七)。注意忌羊肉、饧。摘录《外台》卷六引许仁则方......
  • 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捣罗为末,姜汁和作饼,晒干)3两,丁香半两,沉香(锉)半两,麝香(研)1钱,龙脑(研)1钱,丹砂(研)1钱,藿香叶半两,槟榔(尖者)2颗(锉),木香1分,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和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