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加味温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温胆汤处方

    枳实(麸炒)、半夏(汤泡)、白茯苓(去皮)、橘红、人参,各一钱半。竹茹、香柎、麦门冬、柴胡、桔梗,各一钱。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

    治心胆虚怯,处事易惊,梦寐不安,气[]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困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万病回春》卷四:加味温胆汤处方

    半夏(泡七次)10.5克 竹茹 枳实(麸炒)各4.5克 陈皮6.6克 茯苓 甘草各3.2克 酸枣仁(炒)远志(去心)五味子 人参 熟地黄各3克

    制法

    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用法用量

    姜、枣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医宗金鉴》卷四十六:加味温胆汤处方

    陈皮 半夏(制)茯苓各3克 甘草(炙)1.5克 枳实 竹茹 黄芩各3克 黄连2.4克 麦冬6克 芦根3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清胃生津,降逆止呕。治妊娠恶阻,胃中有热,呕吐,心中烦热愦闷,喜饮凉浆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六《杂病源流犀烛》卷六:加味温胆汤处方

    香附7.2克 橘红3.6克 半夏 竹茹 枳实各2.4克 人参 茯苓 柴胡 麦冬 桔梗各1.8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

    行气解郁,化痰养心。治失志郁抑,痰涎沃心,怔忡不寐者。

    用法用量

    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张笑平方:加味温胆汤处方

    姜竹茹9克,姜半夏9克,陈皮9克,云苓9克,炙甘草9克,枳实4.5克,葛根25克,丹参25克,钩藤15克,生磁石15克。

    功能主治

    平肝泻火,化痰降气。主肝阳上亢,痰火内扰。(美尼尔氏综合症)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2剂。

    摘录张笑平方《伤寒全生集》卷四:加味温胆汤处方

    橘红、半夏、茯苓、甘草、竹茹、人参、黄连、川芎、生地、山栀、软柴胡、当归身、白芍药、酸枣仁、远志。

    功能主治

    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乌梅,水煎,调辰砂末服。

    有痰,加姜汁炒半夏倍多。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寒温条辨》卷五:加味温胆汤处方

    人参1钱,甘草(炙)1钱,茯苓1钱,远志(去心)1钱,酸枣仁(炒,研)1钱,熟地1钱,枳实(麸炒)1钱,陈皮1钱,半夏(姜汁炒)1钱,五味子5分,生姜1钱。

    功能主治

    汗下后不解,呕而痞闷,或虚烦不眠,肉瞤筋惕者。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伤寒全生集》卷四:加味温胆汤处方

    半夏、竹茹、陈皮、枳实、甘草、枣仁、人参、茯神。

    功能主治

    伤寒阴挟阳,惊悸昏沉。太阳病后,胆寒,虚烦不得眠。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口中烦渴,去半夏,加麦冬、五味、天花粉、知母;表热未除,加软柴胡;内重,大便自利者,加茯苓、白术、煨干姜,去枳实;表里俱大热者,加石膏、知母,去半夏;烦躁虚惊,加当归、生地、栀子、远志,调辰砂末;心中颠倒懊憹者,加栀子、乌梅;胃气虚弱不得眠者,加炒粳米。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回春》卷四:加味温胆汤处方

    半夏(泡7次)3钱半,竹茹1钱半,枳实(麸炒)1钱半,陈皮2钱2分,茯苓1钱1分,甘草1钱1分,酸枣仁(炒)1钱,远志(去心)1钱,五味子1钱,人参1钱,熟地黄1钱。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四《准绳·伤寒》卷五:加味温胆汤处方

    人参2钱半,橘红1钱,茯苓1钱,黄连(酒炒)1钱,软苗柴胡1钱,当归身1钱,川芎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酸枣仁1钱,半夏7分,甘草5分,竹茹1团,生姜3片。

    功能主治

    虚烦身振不得眠。

    用法用量

    水2钟,煎至1钟,去滓温服。

    摘录《准绳·伤寒》卷五《金鉴》卷四十六:加味温胆汤处方

    陈皮1钱,半夏(制)1钱,茯苓1钱,甘草(炙)5分,枳实1钱,竹茹1钱,黄芩1钱,黄连8分,麦冬2钱,芦根1钱。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妊娠恶阻因于胃热者,呕吐,心中热烦愦闷,喜饮凉浆。体瘦恶阻多火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四十六《袖珍》卷一:加味温胆汤别名

    参胡温胆汤

    处方

    枳实(麸炒)8两4钱,半夏(汤泡7次)8两4钱,竹茹8两4钱,橘红11两3钱,白茯苓6两3钱,甘草(炙)4两1钱,香附1斤半,人参6两3钱,柴胡6两3钱,麦门冬6两3钱,桔梗6两3钱。

    功能主治

    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异象感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参胡温胆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摘录《袖珍》卷一《金鉴》卷五十二:加味温胆汤处方

    陈皮、半夏(姜制)、茯苓、麦冬(去心)、枳实(麸炒)、生甘草、竹茹、黄连(姜炒)。

    功能主治

    小儿热积胃中,食入即吐,口渴饮冷,呕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没药、玄胡索、川芎、藁本、人参、白茯苓、牡丹皮、甘草、白芍药、白术、熟干地黄、白芷、白薇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酒送下。摘录《百一》卷十八......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丹处方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防风,各一两。川乌头(生用)、白附子(生用)、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川芎、蝎稍(去毒.炒)、藿香,各半两。薄荷,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
  • 别名不换金拨云丹处方大石蟹1个(照后制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细辛、桔梗、防风、荆芥、栀子、薄荷、羌活、乌药、陈皮、枳壳、前胡、当归、姜黄、木贼、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制法上将21味锉细,铜器用水3碗浸3日,用布滤去滓,却将石蟹微......
  • 处方乌头、附子、南星(各去皮脐)。制法上为末,用米饮渍丝瓜瓤,里外俱透,就于药末中滚展,令人更揉搦匀遍,晒干收用。功能主治遍身风毒燥痒,爬不暇,随手热瘰瘾疹,或藏头小疮,服一切药不能卒效者。用法用量凡有燥痒,但以此瓤随意轻重揩擦1过。他日再......
  • 《易简方》:不换金散别名不换金正气散、真方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藿香、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甘草等分。功能主治辟岚气,调和脾胃,美饮食。解散寒邪。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霍乱吐泻,肠风便血;外伤湿邪,关节疼痛。久在卑湿,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