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健脾汤

    《医学集成》卷二:健脾汤处方

    条参、北耆、焦术、茯苓、枣仁、砂仁、白蔻、桂圆、煨姜。

    功能主治

    脾虚噎膈。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傅青主女科》卷下:健脾汤处方

    人参3钱,白术3钱,当归3钱,白茯苓1钱,白芍1钱,神曲1钱,吴萸1钱,大腹皮4分,陈皮4分,砂仁5分,麦芽5分。

    功能主治

    妇人伤食,误服消导药成胀,或胁下积块。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健脾汤别名

    乌头建脾散、建脾散

    处方

    乌头(炮裂,去皮脐)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甘草(炙,锉)1分,干姜(炮)1分。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胃虚泄泻,老人冷泻。

    用法用量

    乌头建脾散(《鸡峰》卷十二)、建脾散(《鸡峰》卷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何氏济生论》卷五:健脾汤处方

    人参2钱5分,茯神2钱5分,龙眼肉2钱5分,黄耆2钱5分,枣仁(炒,研)2钱5分,白术2钱5分,木香5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

    健忘。

    用法用量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五《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健脾汤处方

    党参9g,白术9g,茯苓9g,半夏9g,陈皮6g,黄连3g,吴茱萸3g,白芍15g,甘草3g,瓦楞子12g。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缓急止痛,降逆止呕。主脾胃虚弱,中脘疼痛,呕恶泛酸,精神疲乏,纳食减少,脉濡细或虚而无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等偏于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

    脾虚不能运化,加炒麦芽、炒谷芽各12g,肉桂1.5~3g;脾虚湿盛,加苍术、厚朴各9g;脾虚不能统血,加当归、黄耆、阿胶、仙鹤草;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加旋覆花、代赭石。

    摘录《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幼科直言》卷五:健脾汤处方

    广藿香、白芍(炒)、白术(炒)、白茯苓、苡仁、陈皮、甘草、车前子。

    功能主治

    小儿病后失调,元气有亏,脾虚作肿。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胎产秘书》卷上:健脾汤处方

    人参1钱,白术1钱,当归1钱,茯苓1钱,白芍1钱,神曲1钱,川芎7分,陈皮5分,炙甘草5分,砂仁5分,腹皮5分。

    功能主治

    妇人产后臌胀,误用消导药。

    用法用量

    伤食,加麦芽5分;伤冷物腹大痛,加茱萸1钱。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更多中药材
  • 《圣惠》卷五十八:安息香散处方安息香半两,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黄连1两(去须,微炒),桃白皮1两(锉),汉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休息痢,发歇不恒,羸瘦少力。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摘录《圣......
  • 《普济方》卷二三七:安息香汤处方安息香1钱,麝香(研)1钱,天灵盖(酥炙黄)3两,秦艽(去苗土)1两,鳖甲(去裙襕,炙令黄)1两,当归(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传尸劳殗殜,喘气咳嗽,心胸满闷,渐至羸瘦。用法用量......
  • 处方安息香、苏合香、檀香、藿香、甘草、胆南星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姜汁调作小饼。功能主治小儿物忤逆触。用法用量每用磨化,涂奶上及焚烟。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 处方安息香(别研)半两,木香1两,沉香1两,诃黎勒皮(炮)2两,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仁1两半,缩砂仁1两半,芍药1两半,荜澄茄1两半,茴香子(微炒)1两半,益智(去皮,炒)1两半,五味子(微炒)1两半,白豆蔻仁......
  • 处方安息香半两,桃仁(麸炒)半两,蓬莪术(湿纸裹煨)半两,史君子(焙)半两,干蝎1分,阿魏1钱,茴香(炒)3钱。制法阿魏、安息香,酒少许,汤内蒸,去土沙,入余药末研,炼蜜为膏,如皂子大。功能主治气钓,内钓,虫痛,外疝,心腹痛。用法用量本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