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交加散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圣惠方》:交加散处方

    当归 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产后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瘛疯。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酒少许,煎至110毫升,灌下咽,即有生机。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圣惠方》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圣惠》,名见《准绳、类方》卷五:交加散别名

    定风散

    处方

    当归、荆芥穗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

    定风散(《医级》卷九)。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圣惠》,名见《准绳、类方》卷五《女科万金方》:交加散处方

    青皮、陈皮、川芎、白芍、枳壳、当归、干姜、官桂、茯苓、苍术、半夏、厚朴、人参、羌活、独活、柴胡、甘草、薄荷。

    功能主治

    瘀血流经。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酒少许,水2钟,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女科万金方》《妇人良方》卷二:交加散处方

    生姜12两,生地黄1斤(2味研取自然汁,将地黄汁炒生姜滓,姜汁炒地黄滓,各稍干),白芍药1两,延胡索(醋纸裹煨令熟,用布揉去皮)1两,当归1两,桂心1两,红花(炒,无恶血不用)半两,没药(别研)半两,蒲黄1两(隔纸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滋养血络,逐散恶血。主荣卫不和,月经湛浊,脐腹撮痛,腰腿重坠,血经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酒调下;如月经不依常,苏木煎酒调下;若腰疼,用糖球子煎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本事》卷十:交加散处方

    生地黄5两(研取汁),生姜5两(研取汁)。

    制法

    上交互用汁浸一夕,各炒黄,渍,汁尽为度,末之。

    功能主治

    妇人产后中风。

    用法用量

    寻常腹痛酒调下3钱,产后尤不可缺。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生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手足少阴厥阴;生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各捣汁,互相浸渍、炒黄,欲其气味之和也。此妇人产后中风,荣卫不通,经脉不调,欲结症瘕者宜服之。用此二味,只取乎调气血耳。

    摘录《本事》卷十《疡科选粹》卷八:交加散处方

    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苍术、厚朴、陈皮、白茯苓、羌活、独活、桔梗、枳壳、前胡、柴胡、干姜、肉桂、甘草。

    功能主治

    凡跌扑等伤,恶寒体弱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有热,去姜、桂。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交加散处方

    即五积散倍用桔梗,加羌活、独活及防风、木通、米仁。

    功能主治

    产后单腿痛。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医醇剩义》卷三:交加散处方

    附子7分,石膏5钱,羌活1钱,防风1钱,广皮1钱,连翘1钱5分,葛根2钱,豆豉3钱,薄荷1钱,藿香1钱,姜皮8分,荷叶1角。

    功能主治

    痎疟。

    注意

    虚人禁用。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更多中药材
  • 《串雅外编》卷三:八仙茶处方杜仲4两(麸皮炒断丝),菟丝子(2两酒浸,制如常)5钱,木鳖子(去油皮)10个,甘草2两(去皮,蜜炙),广木香1两(不见火),小茴香5钱,母丁香大者10个,附子1个(用荞麦面1撮,包煨,良久去面),沉香8钱,诃子......
  •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川贝母、山药、白蜜各等分,人乳(另入)。功能主治保养,滋胃保元。主一切杂症虚劳。用法用量滚水冲,不拘时食。摘录《仙拈集》卷三......
  • 处方当归5钱,熟地5钱,甘草2钱,黄耆1两,白芍2钱,天花粉3钱,金银花1两,生地2钱。功能主治一切恶疮初起者。用法用量水2碗,煎8分,半饥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
  • 处方半夏(姜汁炒)、巴豆霜、当归、乳香、没药、硼砂、血竭、土鳖(倍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杖打极重者。用法用量每服8厘,好酒送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黄宾江方......
  • 别名和气养血汤处方当归2钱,白术1钱5分,小茴羊藿1钱,腹皮1钱,黄耆1钱,川芎1钱5分,炙草8分。功能主治酒病后,和气养血。主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点点经》卷一......